作者:刘玉利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学生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之后,国家更是加重了在历史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就目前来看,虽然在历史科目上设有考试测评,但是仅仅依靠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不全面的,因此这就需要创建一套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带给学生一个更加明确的成绩分析,更重要的是能够给老师指引一个教学的核心方向。因此,主要论述了高中历史课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学业评价;建构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035-01
一、为高中历史课学业评价创建基本的体系框架
目前,在我国任意一所学校中,教师都是通过给学生安排的各种考试,从而对本校学生这段时间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个了解,这种方法是值得采取的,但是教师和学生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把设定考试应该达到的效果体现出来,因为教师和学生都过于重视分数,而忽略了安排考试的真正目的,仅仅一个分数是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的,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让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明确对每个学生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国高中历史课的学业评价体系需要有一个合理并且完整的模型框架,对于学生来说,仅仅只靠最后一次的考试是不能够说明什么的,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考验。对于教师来说,仅仅针对每次考试的成绩进行排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的日常观察,才能对学生得出一个更为准确的评价。由此可见,一个更为严谨的高中历史课学业评价体系,就是在给学生内容丰富的考试和测验的情况下,教师再对每个学生进行客观成绩和主观层面的观察分析从而得出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
二、为高中历史学业评价体系创建评价标准
对一门学科进行评价的前提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考试测验之外,就是需要一套为学生量身定做并且足够完整的评价标准。有了评价的依据以及标准,才能将对学生的评价工作进行的更好。
(一)对学生历史认知方面的评价标准
在目前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通常情况下并不会考虑到每一位学生是否都能够理解,是否都能够更好地吸收。这样的现状不仅不能够让老师对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教师能够想办法通过开展一些小活动来了解学生自身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学生对历史的认知,那么在教师的心中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生在历史课上各自的起步程度,能够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历史方面的欠缺,或者能够纠正某些学生对历史错误的认知。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进行评价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
例如,在对《中国近代史》进行讲述之前,老师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思考自己脑海中所了解到的中国近代史是怎么样的,之后再组织学生互相探讨自己对中国近代史都有哪些认识,说说自己持有的观点是什么。在最后进行学生轮流交谈的时候,有一位学生说,在中国的近代史中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并且被割占了大面积的土地。接着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说出了割占的土地的名称,还有一部分学生谈到中国当初是因为闭关锁国才导致国家落后。这样的交谈能够让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评价,有些学生的认知全面,而有一部分学生仅仅是了解到国家曾经有过一段屈辱史,这就形成了对学生评价的分层。
(二)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评价标准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对历史课文的理解和深思,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思考问题、自己想办法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在历史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进行必要的考查和评价。
例如,在讲述《近代中国革命史》时,首先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的任务都相同,需要设计一个以近代革命史为主题的漫画。设计漫画的原因是漫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绘画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这就需要学生对该课题有足够充分的理解,才能设计出逻辑合理的漫画。最后,每一组学生都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表格,将自己的分工任务书写明确,教师最终通过绘画、文字、选材等方面对学生行为表现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
(三)对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评价标准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学习历史的最后一个环节,很多教师会忽略这一点,学生在学懂历史的基础上,更好一层的要求就是需要学生能够对陌生的事件作出精准的分析,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完全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因此,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课题需要教师进行统计并且通过此项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
例如,在完成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讲述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问答考验,这次考验不同于平时的测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其余学生进行回答,在这种特殊问答测验过程中,学生都很积极地进行思考,有很多学生都能够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但是也不乏存在一些基础不牢固的学生。因此,教师通过此项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自己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将历史知识应用很好的学生,并且能够做到精准地把握重点核心内容,大多数只能够回答问题的学生则处于中等水平,个别想不出问题也想不出答案的学生的应用能力略差一点。
三、结束语
由此可見,我国高中历史课学业评价体系还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采取理论和实践结合、测验与表现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明确教学的重点核心,并且通过给学生一个更加完整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梁海成.学会行动:社会科课程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论高中历史课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