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倩
[摘 要] 声乐教学是以人的身体为乐器进行教学的方式,而声乐教师在此过程中则发挥了设计师和发现人的作用,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声乐技巧,教师就要不断提高教学方式和技巧。一般来讲,人们唱歌所需要发声的中枢都在人的身体内部,教师是没有办法向学生展示唱歌的过程中声带是如何变化的,那么还要求教师来教授这门艺术,就需要考虑其他方式方法。将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诊病法与声乐教学的认知方式进行结合,筛选出适合现代教学的方法。
[关 键 词] 声乐教学;医学问诊;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72-02
声乐在为我们提供听觉享受的同时,也可以将它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传达给每个听众。同一种声音和旋律,在不同的境遇与心情下,所产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要想传达美好的声音,嗓音的条件是关键,声乐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对他们身体的潜在乐器进行设计和开发,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可以实现自身音乐价值。本文在传统医学问诊法的基础上对声乐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望
“望”是中医在开展医疗工作的过程中最先采用的医疗方式,“望”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及健康状况最为初步的判断。受这一概念的启发,我们可以确立声乐教学中“望”的概念,即利用辩证法的思维特点,观察人在进行歌唱时所表现的外在器官特征,以便了解人身体内部器官的变化情况。
开展声乐教学四部曲中“望”的研究,根据声乐教学的开展特点,结合当下学生在进行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基本学习特点,主要可以分为姿势的选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听觉反馈三点,主要探究内容总结如下:
(一)姿势的选择
姿势的选择主要是指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进行演唱时所呈现出的外在行为特征,重点观察颈椎、喉部、颈部、站立姿势等与唱歌有关的身体器官的变化情况,这些表现是否符合标准的演唱姿势,一旦出现发声错误的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内部器官的运用不正确,这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他们将身体调整到一个轻松的状态,精神也要放松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调配身体的各个器官。
(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根據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观察到局部器官系统的相互调节作用,针对具体的行为表现,教师应当充分地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继而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提升声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听觉反馈
主要是通过向学生展示他们之前在进行发音练习时的特征,分辨舌头、嘴唇以及软腭对声音产生的影响,教师将总结的发音规律与技巧对学生进行传授,进而形成一种定式。
以上几点就是声乐教学对医学“望”的一种借鉴,体现了“望”这一医疗方式所具有的应用优势,在声乐教学开展进程中进一步有效应用,改进教学方法,希望对在校教师有所帮助。
二、闻
“闻”也是中医在开展医疗工作的过程中所常用的医疗方式之一,医生采用此种医疗方式,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一步确切的判断。根据中医中“闻”的概念,具体应用到我们的声乐教学之中,根据声乐教学的具体开展所需,可分为探究虚实的能力、传授唱歌技巧和模仿三点,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总结归纳如下:
(一)探究虚实的能力
探究虚实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对歌唱者声音本质和生理条件进行考察,对人声特点的判别主要是通过歌唱者对声区的练习来体现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唱歌的时候正确呼气、吐气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开嗓,同时辨别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是不是向高音唱容易,,而转向低音则比较难,并观察换声时的声高,要对发声过程中出现的真假声进行辨别。
(二)传授唱歌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唱歌者和听歌者所接受到的声音感受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声音的传导方式不同造成的,所以,要想提供好的声乐评价,就要以听者的标准为标准,对初学者,可以让他们对教师的唱法、学生的唱法、优质的唱法与劣质的唱法四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自己的评价标准以及得出启发,然后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将每次的练习情况进行录音,方便以后进行改进,同时也可以知道主客体的听觉体验是不同的。
(三)模仿
声音的模仿练习是声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发声作示范,让学生根据这段声音进行模仿,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在环境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示范。
三、问
声乐教学中的“问”,主要是师生之间语言和思维方式上的交流,这里包含的声乐专业术语相对来讲比较多一些,比如,询问声音是否具有置后性、每个专业术语所包含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它在唱歌的过程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也就会有所差别,进行声乐教学四部曲中“问”的全面研究,主要为实现教学尺度的有效把握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两个关键点,具体研究内容可以总结归纳如下:
(一)实现教学尺度的有效把握
“问”是“望”和“闻”的更高层次,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及声乐技巧的基础上,再评价学生表演是否到位。根据学生的状态,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让学生每次的发挥都能控制在刚刚好的位置,甚至可以达到一直好的状态。给学生以表达自我的机会,通过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的询问,教师也可以了解自己在讲解过程中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或者是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应该最终给出合理准确的解释。
(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锻炼他们的感知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闻花”的假想,通过想象,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进行呼气吐气的联系;或者引导学生通过释放压力的方式,比如做深呼吸,或者通过一个哈欠来缓解紧张的情绪,这一系列的情感体验不仅是对学生声音器官的调整,也可以为他们的声音质量做保证,放松他们的身心,为唱歌奠定良好的情绪和思想基础。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声乐教学四部曲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