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海琼 本文字数:2527
[摘 要]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互生共振的关系,论述了通过“成立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持续强力推进区域性校企深度融合”等路径,促进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的紧密结合。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区域发展;互生共振; 结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26-02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高职教育因其明确的办学目标、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对区域经济的显著贡献,日益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并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将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变得既必要又紧迫。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的互生共振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涉及教育与一国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侧面提出了职业教育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原始的理论依据。后来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者舒尔茨、ErmlVishnu Ramsaro、Dewcy、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Sheppeck、利奥纳德·康特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论述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系,并分别用“余数分析法(舒尔茨)、经济增长因素法(丹尼森)及劳动简化法”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理论观点。闵维方、钱民辉指出,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互生共振的复杂关系,我國可以通过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来有效培养现代化技术工人。国内学者还从集团化的视角研究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姜维、邓俊芳指出:“职业教育集团有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和较高的激励程度,同时指出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与规模不成正比,应该保证其限制范围内的适度扩张,以实现规模经济。
国内外研究表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互生共振的关系,如果高职教育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应该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较好地促进,甚至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则可从经费保障、实训、实习条件的提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推动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湖南高职教育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现状
湖南的高职教育可从区域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与发展、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步伐的推动等方面,持续推动湖南的区域经济建设;湖南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强劲增长对各种各样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则可助推湖南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是其发展的内生动力来源。
(一)“十二五”期间湖南高职教育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情况
“十二五”期间湖南的高职教育保持了稳定发展,2014年全省65所高职院校共招收了15.2万名新生,在校学生达40.9万人,毕业学生11.2万人。全省高职共开设有418个专业,专业布点约1754个,基本覆盖了湖南的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岗位和工种,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尽量对接了湖南省机械、化工、食品、冶金、建材等十大千亿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信息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湖南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数以十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
虽然湖南的高职院校与其重点产业集群直接相关的一级大类专业设置都比较齐全,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产业集群内企业有了一定深度的合作;有些高职院校(尤其各地州市高职院校)对接产业集群不够,校企合作成效不明显,甚至流于形式。大家对高职院校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缺乏应有的认识,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鲜明,设置的专业、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教学内容与区域发展的相关性不强,为本地区经济建设、产业集群基地“量身定做”的专业、人才相当有限,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产学结合多呈现单向需求,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程度严重不够。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仅为0.68%),,与小学、初中甚至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贡献率(2.34%)相差较大。
(二)“十三五”湖南高职教育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结合趋势
1.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发展包括“先进装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长株潭地区);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文化旅游、中医药、健康养老、商贸物流(大湘西地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紧密模具、电子信息、轻工制造、红色旅游(湘南地区);棉麻纺织、食品加工、船舶制造、港口物流及能源石化(洞庭湖地区)”等24个重点产业,形成以“壮大长株潭核心增长极,培育岳阳、郴州、怀化三大经济增长极,打造京广、环洞庭湖、沪昆、张吉怀四大经济带,培育若干新增长点”的核心引领、板块联动、极带互动、多点支撑的湖南区域经济竞相发展新格局。并具体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制造强省建设‘1274’行动计划”“先进装备制造业10大重点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信息化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节能节水行动计划”“循环发展行动计划”及“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物流发展行动计划”等。
2.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趋势。区域经济竞相平衡发展新格局的快速形成有赖于各行各业各项具体“行动计划”的扎实、高效推进,并取得较好成效;各项具体行动计划能否推进,及推进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取决于湖南省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数量足够、质量优良,是否能较好地覆盖区域经济发展各领域,并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的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