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小娟 本文字数:2520
[摘 要] 锡林郭勒盟的职业教育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本科较好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实训设备建设都有了极大提升,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职教体系更加完善,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培养了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毕业生,培训了众多城乡牧区劳动者,为全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存在办学质量不够高、产教融合不够深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以及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和职教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办学水平;产业需求;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30-02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的职业教育伴随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2016年,全盟有高等职业院校1所,中职学校9所,基本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本科较好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培养了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毕业生,培训了众多城乡牧区劳动者,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产业升级的能力,为全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全盟职业教育现状
截止2016年,职业学院高职在校生21608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4584人(含留学生207人),成人及电大远程学历教育在册生7024人,毕业生就业率95%,现开设12大门类40个高职专业。全盟中职在校生10503人,就业率90%,共开设16大类100个专业。
二、全盟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办学能力明显提高,办学成效显著增强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近几年,全盟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016年与2014年相比:全盟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量从3280人增加到了3862人,职普比例从3.3/6.1增加到3.5/6.5;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量从7311人(其中全日制5262人)增加到了8501人(其中全日制5955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实训设备建设都有了极大提升,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职教体系更加完善,办学活力明显增强。
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畜牧等专业成为自治区内有影响力的专业,民族艺术、民族体育特色彰显,基本实现了主要专业大而强,特色专业小而精的建设目标。2016年,音乐教育获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护理获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被中残联、教育部确定为“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
中等职业教育中,2012年东乌旗民族综合高中获评自治区重点职业高中,2013年锡林郭勒职业教育中心获评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畜牧兽医、烹饪、机电技术应用、建筑施工工程、电子商务、护理、学前教育等专业获评自治区特色(精品、骨干)专业。
(二)对接产业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优化结构,积极发展民族职教
专业建设紧跟全盟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围绕社会需求和新型产业开设新专业。全盟中职学校(综合高中)现共开设16大类100个专业,比之前的15大类85个专业,增加了一个专业大类和15个专业。新增加大類是休闲保健类专业,增加的15个专业分布在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教育、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和文化艺术等专业。
积极发展民族中等职业教育,通过政府投入、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依托专业办学优势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着力打造民族中职教育“一校一品”特色,共开设民族服饰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12个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盟级特色专业6个。
(三)校企合作不断拓展
职业院校与神华集团、蓝巢电力、大北农集团、当地及京津地区多家医院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与内蒙古兴安铜锌冶炼有限公司、神华集团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着眼于职业、岗位、技能、一线,为企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院校与企业共同育人,共同发展,实现了人才需求和院校人才培养的“双向互动”。多伦县职业教育中心与青岛海尔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16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91名学生赴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多伦县职业教育中心正式成为“青岛海尔集团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
2016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人函授在校生为3530人,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在校生达3203人,与吉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办在职研究生。东乌旗民族综合高中等中职学校和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联合办学,招收专本科函授生,为提高锡盟地区的学历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出版了二十余册蒙古文《农牧民实用技术》丛书,并应用在各种培训教学之中,,为广大农牧民学习掌握致富技术提供帮助;充分利用学院资源,主动走出校门,深入机关厂矿社区,开展对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下岗人员、转移进城的牧民进行再就业培训等,2016年完成各类非学历培训3万多人次,社会效益明显。
(五)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2016年招收蒙古国留学生92人,发挥自治区“对蒙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完成953名蒙古国学员现代畜牧技术、蒙医五疗术等培训。与蒙古国农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荷兰蒂姆大学等10余所高校达成合作共识或签署合作协议,聘请日本、美国、蒙古国7位专家学者到学院工作。东乌珠穆沁旗民族综合高级中学自从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拉吉夫·甘地生产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校校合作”关系以来,共开展两地校际间民族服装职业专业技能互访互学活动4次,培训27名学生,不断深化两地“校校合作”关系的推进,就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等加强双方交流,提高自身综合办学水平,为促进双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锡林郭勒盟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