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家静 本文字数:2656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与自由。但是在这个转变中也产生了众多学习问题,尤其体现在学习心理方面,其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针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采用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从内、外部角度考虑问题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以尝试解决学习问题、促进中小学生学习为目的,从学习主体和外界的角度综合探讨对策,为新课程改革助力,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思路。
[关 键 词] 中小学生学习;学习心理;新课程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64-02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逐步影响生活方式,大众想法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变革成为一种趋势和常态。教育作为百年大计,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在新时代背景下也有了新的定义和规划,新课程改革即为产物。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念也需与时俱进,向素质教育进发。
新课程背景下,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更加人性化、全面化、素质化的理念指导新时代教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改革实施数年来卓有成效,学生整体素质水平有了提升,课堂教学从以往的教师为主开始向学生转移。然而,学生从配合到主导也产生了不少学习问题,尤其体现在学习心理方面。
广义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不理想结果即为学习问题,以往研究主要从学习过程进行研究,忽略了教育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学生也习惯了以老师为中心,自主意识逐步淡化。同时,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学习问题被赋予了时代特征。与以往物质生活贫乏相反,当代的中小学生的学习问题更多体现在心理状态上的差异。以往的研究主要以学习问题的可观测现象为主,缺乏进一步挖掘现象与行为背后的个体心理,本研究旨在通过现象探究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考虑现阶段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类型和原因,从而探讨解决学习问题的可实施方法与建议。
一、调查过程与方法
教学,即 “教”与“学”两个环节,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即教导传授,是知识理论和待人接物的潜移默化。而学生,则主要负责“学”,即对知识和经验的接纳与吸收。“教”与“学”两者兼具,是教学成功和学习进步的充要条件。但“教”为“学”服务,教学侧重于“学”。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接收和成效呈现的载体。因此,本文主要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以多样、客观的角度反映学习现状、诊断学习问题和提出相关建议为目的,采用访谈、课堂观察为主的方式开展调查。
訪谈是深入了解受访对象相关问题的细节部分和自身感受的有效途径。本次调研对5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以他们的学习现状和学习感受为中心,考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维度的情况。
课堂观察是以听课的形式观察记录师生的课堂教学方式,结合课堂行为表现,从第三方较为客观的角度观察和推测师生的互动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尽管部分学生在听课的环境下所表现的状态会与日常有所差异,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紧张感会逐渐淡化,课堂观察所记录到的情况也趋近于真实状态。
二、中小学生主要学习问题
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充盈的生活保障,环境缺陷和营养不足等因素导致身体、智力发育出现问题,继而引发的学习问题锐减,转而是心理状态的发展成为问题源。心理状态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水平,还包括行为背后的各种心理活动。本研究主要考查较为稳定和持续的心理状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不断地接收外界输出的信息,但仍然需要通过自身认知、情绪等共同调节,选择实际输入的部分,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行为倾向和决策模式。所以,学生是多种外部因素和自身内部因素的综合产物,学生身上既可以反映遗传因素的作用,也可以折射出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下将结合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从学习心理的各个维度出发,梳理归纳主要学习问题。
(一)学习态度欠缺或不端正
经过调查和总结,许多学生反映不愿意学习、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或者说阻抗学习进入自己的生活,从意识层面对学习产生抵触,因此,在课堂及课后均采取消极应对措施,产生行动上的表达,考试、作业、上课纪律等问题随之而来。该部分学生存在两种极端的情绪状态,分别表现为情绪高涨(仅出现在课后自主安排活动时间)和内敛寡欢(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没有动力)。
(二)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缺失、不当或实操偏差
数据和访谈记录显示,很大比例学生没有采取预习与复习,在学习过程中也仅仅是按部就班,自身对学习没有主动归纳整理的习惯。
(三)学习动机缺失、不足或不正确
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导致学习行为的缺失或者是学习行为的中断,他们对知识价值的认识较低,因此产生学习不重要、知识无用论等看法,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与之相对的是拥有充足的学习动机,却是不恰当的学习动机,比如为父母学习、为物质奖励学习,学习的内部动力脱离学习本身,逐渐演变为需要不断地刺激或进行外部激励的不健康的学习观。
(四)抗诱惑能力缺失或不足(延迟满足)
以往受到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限制,日常活动和选择较为单一,学习是唯一的选择。然而,科技时代的到来,使学生较早地感受到外界新奇的世界,学习的地位逐渐淡退。比较与选择之下,学习完全失去竞争力,无法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成为多数学生的立足点。此外,在各个年级的学生中,发现游戏成瘾者不在少数,由此衍生出系列的近视率大幅提高、缺乏运动、睡眠等问题,而延迟满足问题在低龄学生身上尤为明显。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生学习问题调查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