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敏 蒲先祥 本文字数:2674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传统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构建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不再切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实况和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五化四动三突二含”课程项目化设计策略突破知识学科体系排列,按知识应用体系重新序化,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培养的项目任务教学内容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既契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脉络,又扣合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定位,对学生“双核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发挥着直接作用。
[关 键 词] 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五化四动三突二含;课程项目化设计;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38-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职业院校在对德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进行深入学习后,萌发了对职业教育课程实施项目化设计及教学的思考,特别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课程项目化设计探索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项目化设计和项目式教学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职业教育项目化课程的现状分析
随着项目化课程对职业教育教学的作用显现,近年来,各种与“项目”沾边的课程教材在“兴”起来的同时也“泛”起来。
2017—2018两年,对成都、重庆、昆明等城市内的文轩等图书市场的调查,职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教学等类别书架上书名包含“项目”字符的教材超30%以上,可抽取图书实物查阅,发现仍为“学科知识体系”排列,只是将传统章节式的“第X章”换名为“项目X”,“第Y节”换名为“任务Y”,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并未得到“脱胎换骨”。经对川南7所高职院校2017—2018两年13167个教材品种的调研,其中“项目”教材4361种,占33.12%,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其中“项目化”实质呈现的仅814种,占6.18%。对教育部第一、二批“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的统计,7735个品种中项目化教材198种,占2.5%。从以上数据看出,项目化教材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及教育教学的需要。课程内容项目化设计不是易事,设计思想至关重要。
二、项目化课程发展的国家助推剂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骨干职业院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系列举措,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内涵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1],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2]。课程是人才培养知识的核心载体,课堂则是人才培養实施的基本单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等教学模式的认可和实施推广的重视。教师通过对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学习,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要有效,首先要进行教学改革,其中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及实操训练是改革中的三个重要元素,三者在课程项目化设计中应深度融合。
三、“五化四动三突二含”课程项目化设计策略研究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的始祖
1917年回国受聘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陶行知老先生,在1918年《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中对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作了很好的诠释。“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这充分体现了事件以“开始、过程、结束”三阶段为一体形成职业教育“项目性”的完整链条;“例如种豆,则种豆始终一切应行之手续,为一课”,这充分体现了完整事件的“过程系统化”,围绕事件创造一切条件,保障事件得到有效实施;“每课有学理,有实习,二者联络无间”,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融”的重要性。职业教育要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二)“五化四动三突二含”课程项目化设计策略
传统思维认为知识只有在学科体系下才是有序的,而实施“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式教学将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分解得支离破碎,难以令人理解和接受,这样的思想和观念的束缚在课程改革中必须打破。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式课程设计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依据。“五化四动三突二含”课程项目化设计策略以陶行知老先生《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为指引,,在课程架构上进行革新,将知识和技能按工作过程所需元素进行重构和有机整合,融入项目,实则形散而神不散。
五化:项目设计系统化、项目任务典型化、项目技术完整化、项目内容实践化、项目实施层次化。在充分调研、论证前提下,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支撑点和课程教学标准,最大限度克服“盲区”、充分挖掘课程中的职业岗位“双核”能力点(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将能力点支撑教学内容(元素)按“双核能力”需求先行“打散”和“梳理”,再以工作过程作参照系,通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基本元素进行“重组”和“熔合”,最后将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职业活动呈现为内含一项完整技术应用的一个“事件项目”。一个项目内可根据需要分解设置若干个“任务”,学生通过任务实践积累技术,通过项目组合积聚能力。项目与项目之间、任务与任务之间相对独立而不重复;项目先后排列、项目内嵌任务层次序化清晰,遵循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认知程度、操作难易、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原则递进设计;项目串联组合形成完成的知识、技能体系,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融合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综合基础。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的“五化四动三突二含”课程项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