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曦 本文字数:2558
[摘 要] 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一直处在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其主要方向目标是校企合作,我国高职教育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订单式、混合所有制办学等多种方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构建,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为充分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培育更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需着重面向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针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刻探讨,并提出合理化措施。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12-02
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任务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这对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非常突出的积极影响。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更多合作,将产教融合策略充分应用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的每一个方面,在现阶段下我国的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所以合理地将产教融合策略应用到校企合作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含义
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含义就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共同培育学生的教学模式。其维持了互相促进、互相扶持的办学理念,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用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良好方式,实现了学校与相关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是代表学校和企业结合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的创建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致使学生主动参加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还可帮助部分学生实现工学交替,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和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有着非常突出的积极影响。
二、校企合作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情况
(一)合作深度不足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校企工作主要以学校为核心,对学生的实习工作非常重视,还有加上订单式教学模式,缺乏长期规划,而且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并没有达到一定深度,从具体的情况可以看出,许多高职院校想要与部分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是存在一定挑战的,虽然根据合作协议建设了教学基地,但是其中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并没有达到标准,相应的教学基础设备和基础设施无法有效整合。从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的方面展开分析,很多校企合作方式只是停留在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基地和准备一些实习的机会,大多数都是以企业进行冠名或供给一些技术人员的表面合作方式。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相应的企业只是通过简易传授市场营销相关教学经验,并没有通过建设的市场营销培训基地开展具有深度的合作。
(二)相应的合作机制单一僵化
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环节中,很多高职院校受到了合作机制的消极影响,致使很多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对学生的首要目标只停留在教学上,使得他们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相关的企业单位开展深度的合作。而且,受高职院校僵硬的教学机制的影响,很多企业单位也缺少一定的合作意愿。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院校所投入的经费、科研成果、专业设定等方面缺少一定灵活性,最终导致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常常不顺利。
(三)校企合作的机制相对僵化
学校经费投入、科学研究、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运行机制比较僵化,缺乏灵活性、自主性,从而导致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得不顺利。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培养策略
(一)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1.进行企业运营模式的运用
现阶段一部分企业具有人才培养意愿,因此可以联合企业进行模式的探索,通过采用股份制办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掌有控股权进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并作为其中的目标之一,同企业开展联合招生,对现阶段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进行制定,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组建试点班级。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签订企业协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进行工作,在学习学校文化的基础上也能获得企业的培养,从而促进自身机能的提升。在企业和学校共同的管理模式下,在学习中获得责任和管理以及自身的培养。采用学校培训和企业培训、技能培养等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2.建立专业诊断机制,校企协同对培养模式进行动态调整
现阶段,社会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校方应联合企业对优势产业进行对接,分析当前社会动态和发展,建立专业的指导委员会。根据社会需求和信息动态进行诊断,从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如现阶段电子商务专业,校方应联合企业及社会现阶段需求,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师资队伍以及专业人才的培训,在经验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人才的管理,融合校企文化,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针对现阶段社会需求,进行培养模式的探索和调整。
(二)在产教融合下,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1.企业联合高职校方,进行岗位对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为了迎合产教融合的趋势,应进行人才岗位标准的对接,如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在这个专业的协同发展中,应按照企业需求进行人才技能的培养,以企业工作任务为基础进行教学,以技能为基本目标进行能力考核,通过校园和企业文化相融合,促进理论技能的融合,以此来适应我国现阶段的高职培养模式,促进工学交替模式的优化发展。如对于美容营销专业来说,应对企业进行调研,以高职能力为基础,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美容营销行业发展状况,从而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同企业一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