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碧莲 本文字数:2630
[摘 要]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的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10分钟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而这些知识点,既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又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其他方面的知识讲解及展示。在医学专业中,药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随着近年来微课的兴起及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将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并探索药理学的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 键 词] 微课教学;药理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80-02
微课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于学习者的个性化、深度学习需求。微课教学时间短,仅仅5~10分钟,且针对性强,教学内容少[1],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微课的讲授内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讲解、考点归纳,也同样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其他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而药理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的特点,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教师的教学理念、模式、手段落后,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以上情况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与终身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本文就药理学微课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应用经验,进行总结。
一、微课教学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科任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即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其雏形源于美国LeRoy A.McGrew教授提出的60s课程,之后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先生完善。而在国内,2010年,由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先生率先提出了微课概念,至今已为国内大部分院校所实施,且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现阶段我国的教学发展来看,微课被日渐广泛地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主要是其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1)教学时间短和教学内容少。(2)资源容量小,资源构成的情景化趋势明显。(3)微课的主体特别突出,且存在趣味性的創作。(4)微课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二、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药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药学的桥梁性学科,它是医学类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规律的学科,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而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药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重点学科。传统药理学教学采用的是LBL教学模式,其一味地向学生“填鸭式”地灌输理论性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兴趣。这些与现代医学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严重的背离,不仅仅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很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及抵触心理,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通讯技术及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教育资源已经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的范围内兴起了[3]。而微课作为目前“微”教学模式中的代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可以使用视频制作技术,并利用网络平台做到对知识点的反复观摩与学习。所以今后将书本重点、难点知识及自主学习的知识通过微课实现形象化、线上化、随身化教学,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趋势。由此可见,微课在我国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大的潜力与可行性。
三、微课教学在药理学中结合传统教学构建课程体系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主要是以师生“一对多”的形式开展,即老师在课堂上讲、同时学生在教室里听,且大多数的知识点时间上只够讲解一次,因此学生复习和巩固的时间则非常有限,他们处于被动学习的角色,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前文提到,药理学是介于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学科,这要求学生既需要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还需要对临床疾病及其用药有所了解,假若不预先学习,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有困难。且药理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对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临床适用症等内容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医学生对药物的药效掌握和应用能力。因此药理学的课程具有概念多而复杂的特点,学习难度较高。
而微课却正好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炼有趣、可供随时学习、反复利用等优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且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多次观看[4]。微课本身是一系列的小视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这就类似于“一对一”的辅导,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从而建立区别于“一对多”的课堂传统教学。
微课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新授课上,学生可以在课前看微课进行课前预习;(2)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并有针对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自学;而且微课的适用范围广,播放速度又可控制、视频亦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学生能够从容地观看;(3)在促进教师业务的成长和教学研究中,制作微课本身就是一线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出发点,利用微课资源来实现对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并辅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同时设置新颖的观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重点及难点进行探索,以此提升药理学课堂教学效率。总而言之,建立微课教学结合传统教学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学习,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微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