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汉江 刘冰 本文字数:2498
[摘 要] 新时期随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化认识以及劳动教育观、劳动价值观的改变,对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中职学校联合开展中小学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是一项重要举措,中职和普通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在价值理念与实践体系上存在各自的问题。基于普职融合,,中职学校联合中小学共同转变劳动教育价值观,构建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路径筑牢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中小学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60-02
一、中职学校实施中小学劳动、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期许
中职学校实施中小学劳动、职业启蒙教育是新时期劳动教育理性回归,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创新的重要举措,伴随着劳动教育观及其劳动素养观的变化以及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现状,基于普职融合,革新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筑牢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一)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要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国教育事业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不断深化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教育地位与价值也有了新的意义。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根本任务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重申劳动教育的价值地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教师理念、学校实践活动等需要融入劳动素养,培育学生新的劳动价值观。
(二)新时期劳动教育观及劳动素养观的价值诉求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实施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成为我党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新时代为应对劳动教育价值边缘化以及劳动教育形态变迁,我国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地位、实践方式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
回顾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历史,其价值取向总体上经历了外铄性目的劳动价值取向、单向度劳动知识技能价值取向、以劳动情感态度为中心的综合素养价值取向三个阶段。随着新时代劳动教育地位与价值嬗变,要在认真处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关系上,理解新时期劳动素养观以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特殊意义,培育人的劳动知识、技能与情感等,建构个体及其与他人、社会的社会关系。
(三)中职学校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价值期待
新时期劳动教育观及其劳动价值观变化,对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致力于建立新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中小学劳动教育价值观念的转变、实践体系的建构需要一个变革的过程,中小学在素质教育的征程上本身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充分重视学校劳动教育的地位,建立贯穿劳动课程与非劳动课程以及学校一切活动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还需要探索。
以中职学校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是较为理想的。中职学校不仅有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提供校内劳动资源;有校企合作育人的企业协作伙伴,提供校外劳动实习教育资源,可以为中小学生劳动体验、职业启蒙提供通道;“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可以在融通劳动、职业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向学生传递劳动教育观等。
二、中职学校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认知偏差及实
践现状
新时期劳动教育的重申,我国劳动教育价值观的变迁,但是学校劳动教育理念滞后,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理念、实践及其与技能教育、职业教育的关系认知还存在一定问题,筑牢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职学校劳动教育体系本身首先要革新问题。
(一)劳动教育與职业教育的概念存在差异
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教育,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联系,但概念本身并不统一。劳动教育首要的不是培育生产技能,而是磨砺劳动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而现代生产过程和现代生产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和掌握现代生产工具的基本技能则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技术教育并不能决定自身的技术学习领域,而是由职业教育定位来完成,使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紧密衔接。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概念认知偏差很难保证劳动教育的独特地位。
(二)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理论观与实践现状
回顾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历史,其价值取向总体上经历了外铄性目的劳动价值取向、单向度劳动知识技能价值取向、以劳动情感态度为中心的综合素养价值取向三个阶段,且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
劳动及其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内容与形式无法适应新的劳动形态与场域要求。在中职学校,单向度的劳动技能取向,忽视对职教学生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劳动教育实践程度被削弱,劳动教育地位边缘化。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本体价值被遮蔽,“流露”出来实践形态被窄化为劳动
技能教育。劳动教育内容的滞后性,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功能被弱化,也难以建立系统化的路径,外部保障机制也缺乏创新。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学校开展中小学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的问题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