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人性本善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2020-02-27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作者:刘新华 郝泽钰 申芳妮 马晨曦 本文字数:2520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人性本善强调人具有向善的可能性,为此从性善、向善、为善、致善四个层面阐述何为人性本善,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仁政”“仁义礼智”“存心养性”“大丈夫人格”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人性本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价值意义,进一步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即注重教育者主导性与受教育者主体间性的互动,突出相关高校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功能,增强校园隐性文化的化人力量等。重在突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和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人性本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大学生;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72-0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系统而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发挥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习总书记提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将人性本善思想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和科学文化素养,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人性本善
   人性问题历来是学界争论较多的话题之一,而在不同的人性主张里,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备受关注。
   孟子的人性本善体现在他完整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中,其中系统论述了何为人性本善。首先,性善。孟子认为善是人生来就有的,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指人人皆有善的可能。他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论证:一是人禽之辨;二是不忍人之心。其次,,向善。性善是善的可能,那么如何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呢?这就需要人主动地向善。在孟告之辩中,孟子以人性必然向善如同水必然向下流一样来反驳告子,可见孟子的性善指人天生就有向善的能力,即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再次,为善。为善是人的善性实现的途径,即善的存养与扩充。孟子认为对人将“四心”进行扩充,就会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致善。如果为善是个体善的存养与扩充,是善在个体身上的实现,那么致善就是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实现,是对个体身上已经存养成熟的善心的第二步扩充,即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仁政和践行“大丈夫人格”。總之,性善、向善、为善、致善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性善是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只有向善动力的推动才能促使一个人去为善,然后将善心外推,实行仁政,才能最终达到致善的境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可将其分为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人”,即培养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进而实现人自由全面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标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经济目标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多大的作用;政治目标是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最终使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充满信心;文化目标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建设的效用关系层
  面上进行定位。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是互为前提的,二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社会目标决定了个体目标的形成、发展和实现,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而个体目标是社会目标实现的来源,起着基础性作用。
   二、人性本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融合的价值意义
   (一)人性本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可能性
   人性本善思想中蕴含的“仁政”“四端”“存心养性”“大丈夫人格”等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目标相契合,探讨二者的一致性,可为将人性本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依据。
   首先,“仁政”思想与以人为本理念一致。在性善论中,孟子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来达到王道政治,这些仁政措施包括“制民之产”“薄赋税”和“明人伦”,均包含以民为本的意味。而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间形成一种平等关系,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其次,“仁义礼智”与德育内容相近。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做好思政工作的基础。最后,“存心养性”与自我教育方法共通。“存心养性”是孟子思想中重要的修己方法之一,即存养善心,发扬善端,培育善性,这是人对天赋善性的正确态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要环节,也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所在。
   (二)人性本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性
   将人性本善思想作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前提,根源于二者共同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人”的深刻把握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
   首先,“仁政”价值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确立提供了前提。仁政理念是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的,它是建立在“性善论”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次,“仁、义、礼、智”价值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仁、义、礼、智”是人性本善的集中体现,正如人身体里的各个器官一样,是与生具来的。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中,仁和义最为重要。人与人相处时做到融洽和谐、相互关照,即为仁。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学生要在具备良好品德的前提下再发展自己的才能。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人性本善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6020.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