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香桂 本文字数:2879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越来越受到高职教育的重视。但许多学校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教学过程中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的现象。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的建设、第二课堂拓展等六个方面探讨二者的融合途径。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专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302-02
一、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目前,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并没有真正被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就其原因主要是定位不准确,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整体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教学中,往往只局限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创新创业技巧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育,告别是缺乏结合专业实际的创业训练。由于认识不到位,教学过程重表轻里,使创新创业教育离开了专业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完全脱节,大学生在工作中缺乏探索和创新意识,创新创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职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主体,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1],探索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创新创业元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综合素养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的激烈的就业竞争。
二、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渗透需要有一个探索和积淀的过程,高职院校必须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需要对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实践平台的建设和拓展第二课堂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一)明确培养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作为高职院校,重点是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因此,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的整合和优化,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主线,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确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社会用得上、企业留得住、行业能立足的高技能技术人才。只有培养目标明确,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容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健全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使课程体系彰显创新创业内涵和专业特色。实践过程中,既要完善基础类创业课程体系,又要完善体现专业特色的“双创”课程体系。各院校系应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组织专家团队开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充分体现职业素养养成、专业技能的积累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思想,按照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创业提升模块,将双创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中所需要的法律、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相关内容,作为必修课内容编入基础模块课程中;将创新思维的开发,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训练穿插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群,从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互补的角度出发,设置创业提升模块作为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三)优化专业教学内容
专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就业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是大学生创造、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在汽车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在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充分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强化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加强创业以及就业基本素质的培养;穿插引入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发展趋势,就业前景及行业热点,与学生一起分析专业技术、社会服务方面的空白点与创新点,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的创新创业信息,创业成功案例,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在专业实践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设置创新创业训练环节,进行创业思路、创业流程的教育,实现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来自高等院校,理论知识丰富,大多没有相对较长期的企业实践经历,也没有经过创新创业训练,更没有过创业的经历,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创业实践能力比较缺乏。教学过程中只是专业知识的讲授,专业技能的演示,缺乏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激发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是理论、实践、理念完美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实现汽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强化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锤炼实践技能、提升教学能力,还必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聘请行业专家和优秀的企业家讲授创业经历,创业流程和成功案例;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创新创業培训,了解企业生产管理,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吸引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创业经历的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走进课堂对师生进行创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只有掌握了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具备敏锐的创新创业意识,才能自觉地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联系在一起,促进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实现目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途径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