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知网论文检测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知网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21年下半年版面征稿中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19年征稿启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2020-04-28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作者:阮学云 本文字数:2488
  [摘           要]  微信是自媒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程序,由于传统思政教育的形式主义和接受者的厌倦心理,其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些束缚,采取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在其中融入微信自身的价值理念,使通过微信来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以微信为平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可以形成“双主体”的教育模式,专业课教师也能通过微信公众号传递思政价值观,再整合其他新媒体的资源,形成一个系统的以微信为新载体的教育模式。
  [关    键   词]  微信;思政教育;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064-0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思政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以后的职业规划都有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政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进步下,各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高校教育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各种新媒体为其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法。微信作为自媒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程序,其对思政教育模式的影响也颇为深刻。以微信为平台基础,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是高校思政教育者应该思考的时代性问题。
   一、传统思政教育:形式主义与厌倦心理
   当前我国所有高校的思政教育主要是以四门公共必修课为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比较系统地阐述思政教育理念的课程。课堂之外还包括辅导员的谈话和班会,学校团组织和党组织的各种座谈会以及心理咨询老师的辅导。但是,这些思政教育很大一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化、机械化。在课堂上,思政教育相较于其他课程,纯理论概念相对较多,思政教育相较于其他课程更加注重意识形态,因而更加严肃,传授主体往往忽视了思政教育的真正内涵和作用,不少教育者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不能以己度人,对教学内容的备课和教学方式都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授课内容也大多呈现出理论知识的陈旧和缺乏创新等缺点。另一方面,作为接受主体即学生,由于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容易将这种课程置于不太重视的边缘地带,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专业课上,没有对老师讲授的思政理论知识系统地进行消化,而且由于思政教育者本身對课程的形式化态度,学生与老师之间难以形成积极的互动,表现出一种对思政教育课程的厌倦心理,这两者使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课堂之外,不少高校的辅导员召开的班会和各种思想座谈会,也是基于学校的任务,对学生进行空泛的理论说教,没有主动去调研学生的生活与心理发展情况,不能做到主动出击,一一对应。已经拥有较为独立的思想的高校学生对这种说教式的思政教育模式易于产生抵触和反感,在长期的形式主义下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思政课堂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课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也避而远之。
   二、微信公众平台:摆脱传统模式束缚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现在其已经拥有非常庞大的用户量,高校大学生在其用户群中占有很大比重。自媒体的兴起为思政教育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微信作为自媒体中的一员,其传递信息更加便捷,摆脱了传统教育中的模式化限制。首先,从其程序自身设置来看,微信以文字、图片、视频为传播媒介,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信息传递的单一性。微信提供的信息精简化的图文,接受主体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其想要的信息。它以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三者为主要载体,三者相互配合,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接受。微信教育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传统的思政教育是所有人在相同的时间集中到一个约定的场所接受同样的信息,教育者很难兼顾到所有的受教育者。利用微信平台来传递思政信息,则能给信息接收者自由选择符合他自身学习特点的时间与地点,最大限度地接受其所需要的信息。信息的传递从以往的“以点到面”转变为“以面到面”,相比较于传统的板书或者课堂语音的传递,微信中的信息具有历史性和保存性。其次,微信平台缓和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微信作为一种网络交往工具,在师生的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中,为学生建立起了一种安全心理机制,学生可以避免面对面接受思想教育时的尴尬和胆怯,学生可通过朋友圈分享学习生活,表达喜怒哀乐,传递即时信息。
   微信能在教育传播中形成这些作用,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就是微信本身的价值观。一切以用户为依归,是张小龙等人所阐释的微信价值观之一,这种产品价值观无形中让微信在传递信息的时候更加具有人性化,如朋友圈的浏览有时间和个人限制,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微信公众号的阅读平台,这些都是为用户创造的一种享受,同时也体现了微信提出的另一个产品理念则是: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些价值理念对教育传播者来说,微信已经不仅仅是他们传递思想的载体,微信本身就具有温度和热量,通过微信进行的教育活动不再是冷冰冰的网络虚拟信息传递,而是一种生活化的交流。
   三、基于微信平台:思政教育模式创新
   微信平台是基于科技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一个平台,如何在自媒体时代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者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思政教育者只有抓住其本质,然后形成新的教育模式,多方面、多角度、系统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思想的疏通,配合专业课老师对微信公众号的隐性思政教育,依托其他自媒体平台完善微信思政教育的模式。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6374.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4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4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4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3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3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3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0年37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1年01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0年52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0年51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0年46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杂志刊号信息、《新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期数说明
  • 现代职业教育编辑部2015年征稿
  • 收听新课程杂志微信教程
  • 新课程杂志论文发表需要英文摘要
  • 新课程杂志期刊简介
  • CCTV央视网报道我刊网站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最新文章

  • 高职大学生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集中力训练
  • 论日语的婉转性与日语教学
  • 基于微课优化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路径探析
  • 东南亚留学生医学专科人体解剖学教学体会
  • 基于护理技能竞赛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
  • 高职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实践与思考
  • 创新协作视域下中职教学大赛教学团队构建思考
  • 关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几点
  • 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五年制高职阅读教学思考
  • 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浅谈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
  • 高职院校学生会基层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 论中职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 微课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面向独立学院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 音乐实践对中小学生素质的影响
  •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研
  • 创业教育视角下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读写算期刊 | 《新课程》杂志社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小学时代期刊 | 扇子舞 | 考试与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0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