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岩 孙丽杰 诸盈 李晗 本文字数:2492
[摘 要] 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简述学院医药专业群在对接泰州市地方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及专业设置、建设、发展过程的基本原则和调整内容。主要对医药专业群的调整做法进行综述,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 键 词] 医药专业群;泰州;动态调整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100-02
专业群对接地方经济动态调整,要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坚持以科学发展引领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专业集群建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入点,推进专业集群改革,加速推动技术、人才、产业等创新资源和要素的集聚,提高泰州市医药产业链的集聚度,为以大健康产业集聚为特色的中国医药名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与一批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促进医药产业链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泰州市由医药大市到医药强市的转变,实现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名城建设目标。
一、医药专业群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主导、用人单位推动,学院激励发展
紧紧围绕市场趋势谋划产业发展,创新专业集群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整合资源要素、促进产学研合作、适应市场环境、促进应用推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充分激励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创新优先、学习引领,创学并举
加大专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力度,把增强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专业集群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走访国内优秀的医药专业集群高校,学习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吸收、利用,创立有泰州特色的医药专业集群发展方向,实现以创新为主向创学并举、创新为主的转变。
(三)坚持深化改革,,加强专业集群内部的交叉、合作
通过学院内医药产业链相关专业的重组与合并,将与医药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整合,使医药专业集群的专业设置更加完善。此外,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积极开设新专业,以适应医药产业链的发展。
二、医药专业群动态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紧紧围绕泰州市“打造中国医药名城高地”的战略目标,积极应对近年来医药产业链的变化趋势,调整相关专业
围绕中国医药城“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目标定位,强化对接医药产业链的专业集群规划建设。根据建设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要求,加大医药专业集群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招引海内外一流大学的教授、博士等到泰州工作,吸引高端的医药企业和创新团队与学院联合开展医药专业群专业的设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学院牵头成立了以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主要成员的校企联合专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多次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养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共同制定了2015—2019年的医药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设置更贴合市场需求,与泰州市医药产业链无缝对接。在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建成了药物制剂技术实训基地、生物制药技术实训基地、药理学实训基地、基本化学技术实训基地、药物分析与检测实训基地、创新实践中心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并以这一系列实训基地为依托,成功申報泰州市工程技术中心两项(泰州市仿制药工程技术中心、泰州市骨组织工程技术中心),为培养适应泰州市医药产业链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支持。同时,在联合师资培养方面,学院每年至少选派3名以上骨干教师到药品生产、研发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着力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为专业集群建设提供保障。此外,在2016年9月,学院与徐州医科大学合作成功申报了药品生产技术(药物制剂)“3+2”专本分段培养专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医药专业集群的招生方向,并且提升了入校学生的质量。双方院校成立了联合专业指导小组,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相信经过3~5年的合作培养,该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医药产业链,更适合向高层次医药专业人才发展。
(二)瞄准行业发展前沿,立足中国医药城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制药产业基地、诊断试剂与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基地
学院在2015年成功申报并开设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2016年开设了生物医疗器械的相关专业,力求培养全面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使医药专业集群进一步扩大到几乎涵盖从生物制药上游研发构建与小试、中游放大与中试、下游临床研究与测试到产业化、效益化的全体系。把培养能在生产基因工程产品、重组蛋白药物、组织与细胞工程药物、疫苗与生物检测试剂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人才为立足点。针对该专业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管理模式,开设了大量生物技术类相关课程,如生物技术概论、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发酵工程、疫苗及生物诊断技术等;并对该专业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自学生一进校即确定有丰富生物制药研发经验的校内导师和生产检验的校外导师各一名,瞄准生物制药前沿发展和生产操作实习,进行有目的性的培养和指导,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该专业可以与生物医药产业链无缝对接。
(三)依托扬子江药业集团实施药物制剂技术“244”模式现代学徒制试点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医药专业集群对接泰州地方产业链的动态调整机制研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