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读图化时代,职业院校德育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时而动,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满足“00后”学生对“美”的期待,从美育的角度优化德育课程,不断挖掘德育课程教学中的美育元素,探讨德育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德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198-02
教书育人,重在育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又要关照学生内在的思想活动,做好學生人生的领路人。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对于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师来说尤为重要。职业院校培养的不是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人。“中职教育培养的不是劳动机器,而是会劳动懂生活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1]未来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一定是拥有健全人格,能感受美好、创造美好的人。职业院校德育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从学生成长成才出发,努力探索所授课程的美育元素,融美育于“润物细无声”,才能发挥“大美育”的魅力,实现学生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成才。
一、时代发展需要德育教师关注学生对“美”的期望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关注“美好”。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成为关注的焦点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需要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对“00后”的学生来说,丰富的物质生活,使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他们对“美好”有更多的期待。他们不像父辈那样单纯关注实用性,他们对“美”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实用”的喜好。一件事物只要他认为是“美”的,哪怕降低原本的实用价值也依然被他们所喜欢。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教育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助力加油。面对当前社会新的发展趋势,面对学生新的喜好偏向,作为德育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机会,因时而动,因势而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才能始终保持德育课程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关注力、吸引力。
二、“美”育元素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影响力
相对德育课程来说,美育课程内容在职业院校中尚处于边缘化状态。特别是技术类学校,美育的重视程度更是不够。“早期的机械及其部件注重的是使用价值,外形常是‘傻、大、黑、粗’,而现代的先进设备外观精巧剔透,大都符合实用、精密、美观、经济的原则,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也融入了美学的成就。机械类学校的美育离开了这些内容,显然是一种缺憾。”[2]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自由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单纯关注技术,忽视“美”的渗透,很容易导致“美盲”,使学生的发展“单向度”。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生动活泼的,,充满创造力的。而“美”则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活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通过“美”看见更好的自己,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唤起对自我生命的珍爱,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在读图化的视觉时代,从“美”入手,更容易打动学生,提升德育效果;同时对“00后”的学生的审美观点起到引领、矫正的作用,克服学生盲目追星,一味追求另类、个性的偏激想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更多的是与物打交道。但是一个有审美情趣的技术工人所生产的产品更能打动人心,更富有生命力。教师从审美的角度讲解专业技术,“寻找各个专业(工种)有关的美的所在,开拓美的内容”“发掘专业技术中的美,使学生学会欣赏体验技术的美。”[3]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技术工人,即便是制作一个零件,也能朝着“美”的方向去打造。他手中打造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的是艺术品。所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审美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长足的动力。
三、用“美育”优化职业院校德育课程
真、善、美是哲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真”就是学生获得知识,“善”就是提高品德修养,“美”就是真和善的升华。德育课程关注的是“善”。其他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更多地关注是“真”。“真”和“善”在学生身上的高度统一和升华就是“美”。如何使学生在获得“真”和“善”后升华为“美”?如何让学生成为“美”的化身?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真”和“善”的高度升华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把“美”的元素贯穿在“真”和“善”的过程中,随着“真”和“善”的提升而不断提升。美育与任何学科都有关系。美育应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中的美育因素。美育是德育的升华。美育以德育为内核,是德育的升级版。“具有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容易成为品德高尚的人。”[4]对于职业院校德育课程来说亦是如此。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对“美”的期待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他们对“美”有着较高的关注力和向心力。作为德育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利用“美”的影响力,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在德育课程中渗透美育元素,用“美”的形式呈现“善”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感受美、欣赏美。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职业院校德育课程教学中的美育元素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