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曼荼罗艺术无论是制作的过程、画面的布局、线条的流畅,还是图形的装饰、符号的象征、色彩的应用及直指精神世界的理解和诠释,都启示当代艺术设计——设计作品是直指人心的,设计过程和作品完成都应该有一种平静、执着、专业的信念和设计的仪式感,每个作品都应该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设计作品呈现出设计者的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关 键 词] 曼荼罗图形;艺术设计;启示
[中图分类号] J0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80-02
一、西藏全民信教,曼荼罗是藏传佛教中一种不可缺失的艺术形式,曼荼罗艺术呈现出的艺术魅力是艺术设计者需要学习的,艺术作品是设计者理性的传达
曼荼罗是藏传佛教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坛城、供养和圆满。曼荼罗艺术无论是绘制过程还是作品本身的神秘和精致是艺术设计者需要参考学习的,设计的作品应该是设计者精神的体现和传达。
二、曼荼罗艺术构图和思维缜密的设计呈现出神秘和恢宏的气势,对于思维的控制是艺术设计可以借鉴的法宝,我们的设计可以引导人的行为能力
曼荼罗构图形式:园和方的构成、天和地的统一、对称的构图、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可逾越地遵从到天人合一的结合。环境设计同样可以引导人的行为和思维,整洁干净的环境给人舒适的感觉,高耸的建筑给人压迫感,高档的大型会议厅和星级宾馆,人的行为会受到约束,这就是环境设计的魅力。
三、曼荼罗是精神象征,象征了我们的身体和宇宙,是一幅关于内心世界的图像,而不是外部世界的图像
从这里我发现艺术设计要有清静的内心,要有虔诚的心,对图像的解构和组合是内心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在作品中。科学上认为所有的星球是圆形的,一望无际的宇宙是圆形的,而坛城也是圆形的。曼荼罗对人精神的控制和影响有无形的吸引力,内涵包括了存在。信仰者对坛城的物化观想,打通阻碍,消障除孽,返璞归真,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升华和圆满的过程。藏传佛教到后期,坛城文化的极致是佛教文化形式美的诠释。
艺术设计也是需要一种精神在那里,心灵只有静下来才能进入,感受到设计带来的兴奋。设计的过程就是追寻的过程,对于图像和文本的阐释是设计者在探索艺术过程中和理念一起成长的过程,每一次心灵旅程在作品中的完美呈现要求设计者的精神必须是丰满的,这个丰满需要一定的支持,对专业的素养、对设计的理解、知识的更新及客户的沟通等。
四、曼荼罗的色彩
1.曼荼罗的用色大胆而富装饰意味,藏族喜爱运用纯色,色彩浓烈、饱和度高,色彩之间的对比强烈,夸张性强,大概与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那是地域营造的艺术本质。这一方面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地形特点,空气稀薄,透明度高,,自然景物的色彩艳丽而鲜明,蓝天、碧水、雪山,自然山川风景壮美。因为雪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藏族人民粗犷、豪放、直爽、乐观的性格,也在长期的高原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对色彩的情感和选择。蓝的天,高的云,金的庙,红的脸,也难怪他们喜欢大面积地平涂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等纯色,呈现浓艳鲜丽的视觉效果。不同于我国汉地清淡、雅致的审美观念,藏族的艺术独树一帜特色鲜明。
2.曼荼罗图式中普遍采用五色搭配:青、黄、赤、白、黑。五色象征地、水、火、风、空的佛教宇宙观素,同时对应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即东蓝、南黄、西红、北绿。此外,五色象征五方佛的,五色的搭配形成韵律感。曼荼罗将这五种颜色相互调和,常常将两种对比色调和在画面中,形成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使其具有冷暖变化,这种对比调和使画面色彩效果更加突出、响亮和鲜明。
3.曼荼罗的色彩构成方式主要有色彩对比和互补色搭配。色彩对比构成是曼荼罗明显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赋予其色彩以表现力的重要方法。互补色一般指三原色和其间色的互补。由于补色有强烈的分离性,当两种为互补关系的颜色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之间的面积、形状的影响会使画面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对比效果。一般一幅曼荼罗图常常给人整体上偏冷色调或暖色调的不同印象。这为整幅曼荼罗定下了基本的调子,同时将色彩中与其相对应的冷暖色调加以调和,使画面营造出色彩的冷暖关系,形成统一和谐的色调,使画面的色彩在对比中达到高度的统一。尽管曼荼罗的绘制严格受到佛教仪轨的限制,这总是表现为对度量范围有不同程度的偏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鲜明浓郁的地域特点营造了独特的色彩,作为设计者要爱自己的民族,要爱自己生活的地方,表现自己最熟悉的才能创作出最佳的艺术作品。
4.线条的流畅是曼荼罗绘制者的基本功,艺术设计者要想做好完美的设计修炼自身的基本素养,作品才能成功。画师们坚信绘制曼荼罗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修行的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巧,更需要一颗虔诚的和不为外界浮躁所动的平静安详的内心,这种虔诚执着的心境值得当代艺术家们深思。
线是曼荼罗艺术中表现力最丰富和使用最多的语言,往往是评判一个曼荼罗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作品起稿和染色之后的勾线均需要运用到线描的技法。起稿一般以铅笔或炭笔先在画布上描绘底稿。底稿的描绘要严格按照造像的量度规则进行,一般不得任意修改。首先画出中线和对角线,在此基础上进行构图。草图完成之后,要进行白描,白描的运笔力度与速度都要恰到好处,以保证线条的流畅。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析曼荼罗图形艺术形式对艺术设计的启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