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成就感缺失、教材资料外延不足、课堂互动有效性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职语文的发展。因此,要解决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必须要对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保障教与学的传递链条的畅通,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從学生、教师、评价、教材等方面改变现状。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08-02
一、引言
2017年暑期,带着满满的希望,来到成都师范学院温江校区参加了四川省2017年中小学教师校长省级培训项目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语文)的培训。通过7天的学习,对中职语文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如何解决中职语文面临的困难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什邡职中尹福泉老师用“两个困难”形容中职学生的现状,一是家庭经济困难,二是学习困难。在我接触到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学习困难外加家庭条件困难的孩子。这个现状为中职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政府减免了中职阶段的学费,这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了负担,经济层面的困难政府在解决。针对学习层面的困难,需要学生和教师双向努力才能得以解决。那么,中职语文教学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是课外阅读量的匮乏、质的低劣以及学校阅读资源形式单一。阅读对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职学生绝大部分的课外阅读是匮乏的,针对语文教材的阅读也是被教师逼迫的,阅读量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较差,无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针对阅读对象的质量,中职学生还没有具备选择优质文本的能力,一部分喜欢阅读的学生阅读的对象大多是现代的穿越剧、玄幻修仙和爱情小说,阅读文学经典的数量不够。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借阅书籍的重要基地,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大多是纸质图书,而且更新不快。电子图书馆建设滞后,无法实现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的阅读需要。
二是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语文作为一门从小学就陪伴他们走过来的学科,他们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只留下了挫败感,到了中职学校,依然要围着语文转,从学习内容到学习形式都没有创新,他们感到乏味枯燥,积极性下降,在内容无法彻底改变之前,他们渴望从形式上改变语文的学习,不再满足于“八股”式的授课模式。
(二)中职语文教师分析
教师的成就感缺失、专业知识学习间歇性窒息。成就感缺失是中职教师的集体体会,而文化课教师的地位就更不堪回首,过去曾有“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言论。这种观点无论是认知之路上的曲折表现,还是故意为之,都深深地伤害了中职文化课老师,直至今日,很多学校的文化课仍然没有开够课时,或者是选择性开够文化课的课时。文化课的教师在夹缝中求生存,有的改成了其他课程的老师,专业学习出现了间歇性窒息。
(三)教材教辅资料分析
中职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最直接地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的提高。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非常不足,语文只是扮演了其中公共课的角色。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分基础模板、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严格按照《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但是要完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必须是要在国家课标与教材教辅指导下,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特点的特殊性,更深入地研究、积极探索教材教辅资料的外延。
(四)课堂现状的分析
中职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普通教育语文课堂的模式。语文老师大多拘泥于字词句以及作者、内容分析和写作特点等环节,没有摆脱传统语文课堂的模式,这对已经厌倦文化课的中职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文课堂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和活力,他们期待的是与曾经的语文课不一样的形式,对过去的语文课堂是一次颠覆性的打破。因此,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他们选择了放弃,不喜欢语文,教师的一腔热血在这样冰冷的对象面前,热情大打折扣,师生无法有效互动,这严重阻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三、中职语文教学改进的方法
(一)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地位、培养目标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阅读与欣赏(读)、表达与交流(说、听、写)和语文综合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仅语文老师对语文学科的地位和培养目标是不够的,作为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学生,也必须对语文学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他们才能把握方向、明确任务。
(二)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中,学生要展开想象,利用文字去构建诗歌的意境、人物形象、环境,很多中职学生很难完成,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创设与相符的场景,让学生结合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再次创造和想象,在情境中感知文学作品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声音、图片、文字、视频等手段,把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享受视觉与听觉美的同时,学生参与美的再创造和文学作品的再想象,从而提高文学素养。例如,在《边城》节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凌子风导演的同名电影《边城》导入新课,并借助这部电影的前几分钟完成对小说节选部分的对接,从而通过视觉感受到人美、景美、情美再转入对文字作品的分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把握,,更有利于学生赏析能力的提高。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淡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改进方法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