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网络化逐步出现在各行各业中,对教育界是一种考验。在小学课堂上,,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让信息技术为其他学科服务,这是教师要在信息技术领域攻克的一个研究课题。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融合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小学课堂;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12-02
一、对信息技术融合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了解,信息技术是什么?信息技术就是网络软件,它一般通过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出现于网络上,它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查阅所需内容,挑战高科技跨时空的互动,例如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人的互动。信息技术和学科两者的融合,方便了教师教学,也从多方位将好的教学效果展现给大家。以英语这门基础语言学科为例,从教学内容来看,你会发现,不论是阅读技巧、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还是实践活动,都在进行着传授知识,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使命。
二、对信息技术融合模式的探索
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在一代代学生身上消失,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你用激昂的学习精神激励他们学习,他们会说,那样的学习根本没有效率;你用“读书没有捷径,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完成”要求他们,他们又会说,网络上什么都有,没必要去自讨苦吃。如果教师不把所要学习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学生根本不会理解其真谛,就算教师文化知识讲得再好,学生也不一定会理解所讲知识,何谈消化和应用呢?
分享我教学中的一个亲身经历,当时在讲一个文章,我用的是由多个幻灯片组成的演示文稿。突然一个学生举手问我,“老师,您这个演示文稿这么多张幻灯片,如果是一张幻灯片,也算是一个演示文稿吗?”我笑了笑,反问全班同学,一张纸能称得上一本书吗,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孩子们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因为一本书通常是由一个主题一个主题装订成册的若干张纸组成的。但是一个演示文稿不同,它可以只有一张幻灯片,也可以是若干张幻灯片组成,只不过有时为了表明主题,需要有若干张幻灯片全面的说明罢了。过了一段时间,复习该知识点时,学生瞬间想起了我的类比。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教学环节,教师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信息技术紧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让课堂变得有效,让学生学得有效,让学生在听得懂、学得会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将信息技术与阅读课相结合
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以在网络资源给学生找些文章作参考,或下载相关文章进行对比,边阅读边讨论,并及时给出评价,让学生注意反思总结。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辅助教学
例如,教授“9加几”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在校长的讲话中,学校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咦,服务小组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正准备给运动员分发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小朋友各有各的想法,甲同学说:2,4,6,8,10,11,13,一共是13盒。乙同学说,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也是13盒。过程不一,但结果都是一樣的。通过这样的一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9加几”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师生互动交流
现在,各种信息教育都通过网络进行,教师都可以利用微信、博客等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交流。在上面教师和学生可以点评,这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和教师交流。
三、对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我们学习工具性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它,信息技术自然如此。那对于教师来讲,学了信息技术不仅要自觉地将其运用到学科教学之中,而且还要不断地学习、更新,扩充信息技术知识,更好地教授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知识就要自觉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程学习之中,但不能运用信息技术玩网络游戏,更不能沉迷其中。关于学生,教师一定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
(一)精心地备好每堂课,注意课堂的有效性
小学信息技术所为一本学科来说,有着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对每个学段都有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例如,我在讲授流程图这一课程时,所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尝试自己查询资料,了解流程图的定义。
2.了解一些简单的画法并吸收,可以自己利用。
3.会画两种及两种以上,其中必须包括“分支”“无分支”的流程图。
教学重点:用程序思考对已经历过的事进行条理分析。
教学难点:会画“无分支”事情的流程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策略:教法及学法。
(1)教法
教学前,要让学生对一个问题有思路比较清晰的概述,在大脑中明确地过一遍整个流程。在这个基础上,将流程图的知识点用最简化的语言进行概述。引导学生思考判断一个问题的思路,并能表达出来。在学生学习完流程图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区分有分支和无分支图的区别在哪里,在教师的教指导下会画出两种流程图。当学生画完流程图时,教师要对每一张画进行评价。探讨学生思考问题是否都正确,如有错误,直接指出不足,帮助学生在思考问题这一方面,有所认识,有所进步。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融合教学刍议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