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经过校企融合进行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与“深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培训的主体作用,并将企业人才需求传导到学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学院与企业互相支持、互相推动,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关 键 词] 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校企融合;企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28-02
首钢技师学院焊接专业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又经过为期两年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深化建设》,在专业内涵和培训品牌上均获得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满足企业需求,通过开发“互联网+培训”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包资源和信息化平台,构建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校企“双导师制”等培训模式,运行效果明显。
一、校企深度融合,新型学徒培养成绩斐然
学术界将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浅层次合作;二是中层次合作;三是深层次合作[1]。首钢技师学院为达到其中的深层次合作,积极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以有效整合企业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为目标,通过深化企业学校双制、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手段,为企业培养一批“适应岗位需要,胜任岗位工作,职业素养较高,理论知识充足,操作技术过硬,职业资格达标”的焊接技能人才。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手段的培养方案
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校方和企业方共同对教学行为进行指导与规范。学校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与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落实,培养学员的各方面能力,尤其强调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要求学员能够在了解岗位的基础上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课程设置上,划分出三个教学单元: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企业的具体设备和技术要求入手,结合学员的工作岗位,参考焊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通过学分制课程将工学结合为一体。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体现焊接专业的新技术与焊接学科的未来发展,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从企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入手,让课堂贴近现场实际。
在素质培养上,从学员角度考虑自身特点,从企业角度考虑人才需求,以提高实用性技能为主,提高学徒职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辅,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员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并实现素质的提升。
(二)企校双制、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了缓解工學矛盾,降低异地培训成本,提高教学质量,由此采用由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组成的“双师”团队开展教学活动,坚持“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学校积极提供能让学员自学的网络课程,并且通过连线辅导、答疑,乃至集中面授的方式落实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网络自学方面,通过对网课的重播,保证学员上课出勤率。在辅导答疑阶段,在网上释疑的基础上补充学校指导教师进公司、进厂的面对面模式,解决学员实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企业导师积极沟通。而为解决网络教学在师生间产生距离感,使讲解更透彻,互动更充分,气氛更融洽,避免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适时组织集中面授,送教到厂。
(三)发挥信息化平台优势,校企融合创造丰富多选的学习环境
在数字化教学板块中,学校在提供丰沛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在焊接专业数字化学习包资源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网络课程的录制,并上传至校园远程多媒体平台“首钢职工在线学习网”上,方便学员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学校老师积极与学生开展互动,进行教学、辅导、答疑、布置作业等更进一步的课后补充工作,进而达到不止让学生能够远程学习,还能够学得清楚、学得明白的目的。
与此同时,项目组致力于开发新型学徒教学内容的焊接专业课程标准及形成性作业,共编写完成8门职业素养课程,中、高级工各1门基础课、4门一体化课程的《课程学习指导与形成性考核》发到学员手中,学校连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员按要求多渠道进行课程学习,完成各门课程作业。
新型学徒制突破老旧的“学校教书、企业训练”的分工模式,寓教于实际工作当中,将学员的实际工作岗位与学校的培训内容结合在一起,根据职业标准,融合理论实践。在学校时,教学内容尊重企业需求、考虑学员特点,使学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岗位、积累经验、提高素质。而在企业时,又综合企业与学员的需要,采用网络教学新模式,补充学校教师跟进式面授,为工作中的学员创造更多样的学习条件,在实际操作中提升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两相结合,展示新型学徒制的优势。
二、学校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焊工高技能人才培训
(一)开发焊接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一体化课程规范》
受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委托,首钢技师学院焊接专业作为牵头单位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多所院校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具体规划和定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代表性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的提炼,在全国范围内多所学校与多家企业高度合作完成焊接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的开发编写并出版发行。
企业专家除参加专业建设的各类评审会,接受在专业建设中的业务咨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学校还充分发挥专家自身工作层次和工作性质的优势,使其对多个项目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与校企融合的相互促进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