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知网论文检测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知网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在线投稿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21年8-9月版面征稿中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19年征稿启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关于壮族民歌在中职语文中可行性初探

2020-09-29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摘      要]  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表达生活感情、寄托愿望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化建设中,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壮族民歌的文化价值以及人民思想情感的表达正符合语文的核心教育观。壮族民歌在中职语文中的教育价值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今社会感情的宣泄,更是对宏伟愿景的向往。
  [关  键  词]  壮族民歌;中职语文;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3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模式也随之变迁,对中职学院的语文素养要求也与日俱增。壮族民歌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是一种文化源泉、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中职院校语文的核心就是要传承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壮族民歌中语文核心价值的体现
   (一)文化体现
   在形式上体现文化:壮族民歌在形式上主要分为勒脚歌、排歌、散歌等。在《嘹歌》中,結合抒情的表达手法叙述完整的故事,通过男女之间悲欢离合的感情表现战争年代爱情的悲怆,在歌曲中的文字描绘之上,不仅辞藻华丽,对文字表述之间的联系更是令人惊叹,拆开则是抒情,连起则是叙事;内容上的文化体现:壮族民歌浩瀚如星辰,种类繁多,就内容上来讲,主要分为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等,其中有恰如其分的叙事、有表达自己伟大思想感情的抒情,通过优雅的旋律和华丽的歌词完美结合,让听者产生无限的想象。在文化上的体现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是必要的,在壮族民歌华丽的辞藻下、动人的旋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壮族民歌的发达毋庸置疑,在壮族无论男女老少,从三四岁就开始学唱山歌,父亲教孩子、母亲教女儿,已经成为壮族的习俗文化。在农村,无论是“朝出晚归”的芒种,还是“怡然自得”的安详,抑或是“欢歌载舞”的宴会,壮族民歌都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壮族的特有文化之一。
   中国语言学家周有光将《坡芽歌书》定位为“文字之芽”,清华大学教授赵丽明则将其文化蕴意推到极致“不仅有诗经的韵味,有汉乐府的手法,还有梁祝的凄美”。正是这种热血男儿的爱情情怀,促进了壮族民歌常年的讴泣,是壮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二)精神体现
   壮族民歌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备受世人的关注。对文化背后的精神体现,我们在语文教育深受重视。就好比在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中的一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样,竹林之中欢歌笑语的洗衣姑娘唱着欢乐的歌曲归家,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翠竹青莲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民。上面的诗句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对美好事物向往的精神情怀。在壮族民歌之中,也是一样的,在言语的背后蕴藏着民众的情怀,是民众的精神寄托。在《壮族民歌100首》之中,壮族民歌的颂唱体现了壮族人民高度的思想观和精神情怀,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对作者精神寄托的领会是教学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而结合壮族民歌的教学也会使学生在聆听歌曲之中领会作者的精神寄托。
   二、在咏唱壮族民歌中感受文学
   在中职语文教学之中,文学是语文的核心要素之一。咏唱壮族山歌,感受歌词之中的文学底蕴,壮族民歌经久不衰,它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在字里行间的歌词咏唱,更是如诗如画的文藻华丽。好比在壮族民歌“高高绵山一朵花,香过福龙来宜山,有心想把花来来,跋山涉水不怕难”,无论你走到那里,都可以看见青年男女之间的歌曲咏唱。在咏唱歌曲时,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召唤,在语文教学中,歌曲的文学往往也被引入教材之中,就好比刘三姐口中所散发出的优雅之韵。
   (一)传统节日的继承
   在壮族,每年都有通过咏唱壮族民歌来庆祝传统节日的宴会,这是一种传统习俗文化价值体现形式,巧妙地通过歌曲中文字的颂唱来传递古老文化的底蕴,在民歌中的“正月想妹是新年,龙灯狮子闹连天”,就是对古老的春节文化进行颂述,,春节我们都是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共聚一堂。通过这种方式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作为华夏文明背景下的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应当继承。当代,我们的文学功底在时代的充斥之下大打折扣,也尤为显得传统文化的意义重大,传统文化下的文学思想、文学方针和模式可以对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奠定厚实的文学基础,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与突出。
   (二)壮族民歌中的文学思想
   壮族民歌拥有回味无穷的比喻之美、叹为观止的比兴之美,这和中职语文中表达感情的核心手段如出一辙,通过比喻、比兴的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民歌出口成章、一蹴而就,对学生语感的提升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而壮族民歌中所存在的出口成章、对答如流的特征让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壮族民歌拥有整齐严谨的押韵之美、朗朗上口的辞藻之美。壮歌最擅长于譬喻和生动的描写,能给予唱者和听者极大的感动。故清代闵叙说:“壮人生于深山……其歌,字皆土音,韵则天籁,译而通其意,殆亦工于词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押韵的使用、对华丽辞藻的要求更是体现的充分,写作之时,合理的押韵、华丽的辞藻都是作文的加分项目。举例:在壮族民歌“壮族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无妹唱唔成。河唇洗衫刘三妹,借问先生哪里来?自古山歌从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山歌又好声又靓,画眉难比妹歌声。上岗过坳唱一首,百斤担子也变轻。一朵红花路边生,花又红来叶又青。”其中通过华丽的辞藻、十足的韵感结合比喻、比兴的修辞手法铸就山歌之美,也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关于壮族民歌在中职语文中可行性初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340.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1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1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1年2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1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1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1年13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1年12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
  • 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
  • 在线投稿(新课程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刊号:14-1
  • 《新课程》杂志论文征稿内容
  • 山西省教育厅召开厅党组反思剖析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新课程学习》
  • 《新课程》G4学术教育杂志征稿函

最新文章

  • 浅谈小学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应对策略
  • 浅谈农村小学家访对家庭教育的促进作用
  • 借助家校共育 构建德育网络
  •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探析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
  • 基于“学生自治”提升小学生品行的实践研究
  • 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统一协调学校德育实施
  •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
  •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讨
  •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数字教材的应用分析
  • 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1年15期目录
  • 从“迷雾”中走出
  • 当前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浅析
  • 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
  • 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方法艺术思考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天工杂志 | 《新课程》杂志社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启迪杂志 | 现代英语 | 考试与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1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稿件查询
  • 在线投稿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