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前,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学诊改视角下,坚持实践取向,明确学前教育实践改革方向,凸显实践育人,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针对教学诊改视角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 键 词] 教学诊改;农村职校;学前教育;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92-02
教学诊改背景下,提出职校要由阶段性“他律”评估向常态化“自律”模式转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分析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激发教学主体积极参与自我诊改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持续发展。教学诊断具体实施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良性循环流程与文化全面建设,这是农村职校教学诊改要遵循的实践教学理念,以此保障教学效率。
一、概述教学诊改
(一)诊改内涵
诊改即诊断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其最终服务目标。诊断工作重视通过各方面努力改变教学质量,学校、专业课老师与学生要积极参与,注意资源建设与质量生产等环节。利用该方式,直观展现教学问题,这对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诊改作用
随着人口政策成果的突出,职校适龄学生人数不断减少,特别是农村职校办学压力更大。职业教育中,就业优势是竞争的关键,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农村职校学生逐渐丧失人才市场优势。同时,院校间竞争日益加剧,只有从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色,职校才会得到学生青睐。教学诊改是塑造优质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二、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
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文化基础不好,综合素养低,虽然动手、模仿与形象思维能力强,但缺乏相应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亟待提高。此外,后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不重视有效教育资源的搜集,学习缺乏钻研精神及终身学习意识。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老师也不能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组织针对性的教学,理论课教学主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教育情境性与实践性不足,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技能课程多以技能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被忽略,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二)单向课堂交流模式缺乏互动
课堂教学中单向交流为注入式教學模式,课堂教学中老师单纯地为学生讲解知识,然后提问,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做笔记,偶尔机械地回答与呼应,此种课堂互动被动学习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三)教学内容脱离职业实际需求
当前,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所用课程教材落后,教学内容落后。近些年,教学内容中学科发展动向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资源,这就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不相符。另外,很多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理论知识培养为主,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无法明确学习任务。
(四)实践与课堂教学衔接缺乏有效性
当前,部分农村职校理论与技能课程实践脱离,不同老师负责理论与技能课教学,使技能课教学明显落后于理论教学,很多技能课也没有参考理论教学,此种情况下理论知识、技能与实践教学相互独立。另外,大多在三四年级设置技能课,一二年级很少涉及,学生技能训练时间少,课程衔接缺乏有效性。
(五)见习成效不高
首先,学生没有具体的见习任务与内容。部分农村职校见习就是带学生参观幼儿园,实践活动缺乏明确的动机与目的,使学生不明白该做什么以及该研究什么。其次,很多职校没有统筹规划见习活动,学生没有直接与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接触的机会,一般见习会在幼儿园开展,学生也没有机会去早教、特教或校外学校等不同学前儿童教育机构进行见习。再次,见习过程监管与指导不到位,农村职校见习带队老师通常不会全程跟园,而学生的自觉性差,极易使见习缺乏纪律性,学生习得性经验与见习成效不高。最后,见习时间短,连续性与长效性不足。部分农村职校课程见习一般放于该专业课程中后期学习中,也会在某一时间段内集中完成,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见习结束,由此使无法连续而长效地开展实践见习。
三、教学诊改背景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一)利用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学学时与内容是有限的,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则是无限的,所以要拓宽课堂教学视野,老师带学生走向课堂外,为学生创造更多课外学习、实践与专业成长机会。
(1)将讲座视为课堂教学延伸。除了课堂教学,还可邀请领域专家为学生开展相关课外知识讲座,如儿童画及心理解读、故事演讲、幼小衔接、少儿围棋教育以及幼儿老师形象设计等,有效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2)以赛促学。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竞赛及展示活动中,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此确保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幼儿老师教学技能竞赛或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组织幼儿舞蹈创编、创意水果拼盘、儿童箱包设计、绘本演说设计与饭团设计等,以此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动手操作能力。另外,此类比赛活动对学生策划、组织及合作意识培养有重要的影响。(3)在专业选修课及课外培训活动中,老师可为特长生提供“小灶”。在某领域有特长或兴趣高的学生,条件允许情况下老师鼓励学生通过选修课或课外培训考证,为自己开小灶,以此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如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经过考试学生取得高级育婴师或早期老师指导师等相关职业资格;或参加行业协会资格考试获得舞蹈考级师、奥尔夫音乐师等资质;参加艺术水平等级考试,获得钢琴、声乐等等级合格证。这些活动能够拓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学习内容,满足各层次学生发展需求,对学生未来就业与创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教学诊改视角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堂教学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