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时代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提高初中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在我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更加注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促进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与社会学科满载5000年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华,可以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可以引导他们从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实践水平,从而提高思想和道德水平。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思考与实践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是深刻落实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利导航,是教师从业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所以,为实现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良好品德建设,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学科的特殊性和现代化发展趋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教育培养的重要地位。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中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中学生的素质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正处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点,对今后的学习基础和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历史与社会学科特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根据教育部的学科素养要求,学生需要通过历史学科强化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思维,有效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之后更加深入地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做到“以史为鉴”,做到“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发掘自身的不足和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改正自我,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3.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切性
在教育部的课改指导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要求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培养爱国精神和社会主义信心,培养健康的价值取向和积极认真的人生态度,深刻把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入教案设计、课堂互动、课下作业、反馈总结的全过程,,从而获得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二、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分析
1.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经常以过度功利的态度出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单凭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理解程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这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实上。在考点知识的研究中,中学入学考试未涵盖的内容基本被忽略。而教师在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起着主导作用。
2.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更新
尽管许多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有意识地改革和主动创新初中课堂教学,希望通过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趣味来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尽可能调动学习的热情,但非常严肃的形式化问题不容忽视。通过更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实现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
3.內容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
部分教师将书本内容放在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因为课堂上花费大部分时间用来强化基础知识的认知,忽视了将书本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的机会。通过持续引入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高质量思考,培养社会意识。通过专题活动以及借助丰富活泼的资源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行无缝对接,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纳入教学改革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方式是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的状况。目前课堂教学模式为传统的教师讲述和课件展示结合的方法,为改善这种状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思考教学手段多样化,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调动课程的参与活力。课程设置对教师提出更多的要求,尽量采用一些高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分地采用教学方式和制定教学内容。
例如,在《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课中,教师课前播放视频《大国崛起》,抛出几个问题,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之上,请问同学们可以说出地球的形状和七大洲四大洋有关知识吗?同时出示世界地图,进行认图分析。通过刚才的视频,早期的欧洲人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人们的认识是怎么从“天圆地方”想法变成为今天正确的认识的呢?从而引出课程新内容《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教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不应局限于课本和教辅资料,通过视频、图片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而应根据学生特质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策略。鼓励学生通过思维记忆和充分理解的记忆,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绝非传统的死记硬背。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价值观指导纳入教学改革中
通过确定感染性的教学内容传递的目标,借助历史教材中的突出人物、重点事迹、朝代更迭、战争疾病等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以及学生之间更有效的互动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将历史中的反思升华为自己行为的指南和价值尺度。同时,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讨论,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从而给予积极、正面、客观而极具鼓励的评价。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