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语用的概念及价值着手,以统编版低段教材中的儿童诗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儿童诗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托,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用点,落实“创设诗意情境”“多种形式读文”“拓展仿说仿写”的语言运用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儿童诗学习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歌的诗情画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儿童诗;诗意;语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语用的内涵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理解运用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换言之,语文课程指向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例子,以言语学习带动内容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不仅能够不断积累语言和文字知识,还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利用,并在运用中感受汉语的魅力。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上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加强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所需的实用的表达能力。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什么”(语言文字运用)永远比“怎么教”(教学方法)更重要。
二、小学语文课堂语用的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包括小学和中学,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情况,语文教师花的精力很多,学生学习的时间也不少,但是却未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突出表现为:(1)作文中错别字比比皆是,句子欠通顺或句与句之间缺少逻辑性,结构混乱不清等。(2)日常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用合适的语言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表达含混不清,言不达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重视语文课程的语用功能,将语文教学停留在语形、语法和语义的教学上。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可是打开任何一本讲语言的书来看,都只看见‘工具’,‘人们’没有了,语音啊,语法啊,词汇啊,条分缕析,讲得挺多,可都讲的是这种工具的内部结构,没有讲人们怎么使唤这种工具。”其次是教师关注文本的教育价值多余语用价值,重内容分析,轻语言教学,将语文课肢解成了品德课、科学课,或者是综合实践课,未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统编教材二上的《坐井观天》一课,如果教师只是花大力气揭示青蛙眼界狭窄这一主题,而忽视了课后题“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的练习,就偏离了语文教学“注重语用”的轨道。语文,应当承担起其他学科无法承担的重任,不仅让学生识字学词,更要让学生努力将言语知识转化为言语实践,好好说话,好好作文。教学中,充分落实“语用”功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
三、积极落实儿童诗的语用功能
儿童诗以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感、灵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反映了儿童五彩斑斓的生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更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在类别的划分上,儿童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押韵、分行的角度,可以分为韵律体诗和散文体诗两大类;从表现手段的运用方面,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但由于儿童诗的涵盖面比较广,常常以诗的外壳包容儿童文学其他样式和内容。因此,可以把儿童诗分为童话诗、散文诗、寓言诗、故事诗等。统编版教材选文注重激发学生对汉语音韵节奏的感觉,提升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因此,儿童诗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儿童诗这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诗意情境,为诗意的表达奠定基础
儿童诗的想象丰富而奇特,儿童诗的语言富有音乐节奏感,凝练而不失灵动,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因此,在儿童诗的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儿童诗的距离,让诗意弥漫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营造诗意情境,即诗意的导语、诗意的教师评价语、诗意的课堂过渡语。如:学习《青蛙写诗》这首儿童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部分的,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圆圆的荷叶和密密的雨点,然后下雨的音乐响起,伴着雨声,老师声情并茂地导入课堂:听,淅沥沥,哗啦啦,下雨啦!池塘里“咕噜咕噜”冒着透明的水泡泡,圓脑袋细尾巴的小蝌蚪开心地游来游去,一串水珠躺在碧绿的荷叶上休息呢!就在这时,一只小青蛙从池塘里跳了出来,站在荷叶上,摊开双手,张大嘴巴,大声地说:我要写诗啦!课堂伊始,便让学生带着诗心进入课堂,在心中种下诗意的种子。学习《荷叶圆圆》这首儿童诗时,,引导学生读好关于小水珠的第二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
师: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小水珠亮晶晶的眼睛。
生再读。
师:小水珠躺在荷叶这个碧绿的摇篮里,真舒服呀!(音乐响起)现在我们全体同学坐端正闭上眼睛,你现在就是小水珠正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多舒服、多开心呀!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就像躺在哪儿?(教师出示摇篮图)就像躺在摇篮里,摇啊摇,真舒服。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蓝蓝的天空,看白云飘来飘去,变化莫测,多舒服、多有趣呀!呼——呼——一阵微风吹过,你就在摇篮里摇啊摇,摇啊摇……
师: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谁愿意带着刚才的感受再来读读课文?
跟随着老师诗意的表达,学生走进文本中的角色,让诗意在心中回响,为诗意的表达奠定基础。
(二)多种形式读文,把诗意语言内化成语感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语用的儿童诗教学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