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趣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很重要的启蒙意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探索问题。还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好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问题化学习;小学数学;课堂实施;行动研究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趣味性与针对性更强的措施进行知识教学,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增强,从而将其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培养小学生问题化学习的价值
小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在其中形成的一定的问题意识有许多积极的价值。首先,学生可以增强思考的能力。问题意识的形成与思维密切相关,只有积极的思维才能通过测试和提问产生问题。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自然会得到锻炼。其次,学生应该有高度的质疑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提问精神是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提问精神。最后,它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动力。新时期数学教学只有不断展开创新,才能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呈现出新的面貌。
二、数学问题化学习的教学作用与原则
(一)教学作用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学习问题情境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对此形成有效的理解。第一,它可以使数学知识的表达更加具体。小学数学虽然知识的难度不高,但由于学生缺乏数学积累,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容易有困难。通过问题情境更直接地展示数学知识,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数学。第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情境通常是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深入探究情境,使学生实现问题意识的不断提高。第三,它能使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问题情境开展数学教学,打破以往黑板式课堂,使学生有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原则
通过数学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需要遵循几点基本原则。首先,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符合生活实际。学生的认知还较为肤浅,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应以生活实际为主,这样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其中。其次,要合理融入数学知识。不论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是利用问题情境教学,都是以数学课堂为载体开展的教学活动,所以数学问题情境要融入课本中的具体知识。最后,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开放性,不能设置过多的限制,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空间。
三、问题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行动研究
(一)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兴趣是从内而生的一种力量,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动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教学,借助兴趣的作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建立问题意识。例如,笔者在课下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笔者进行了细致的讲述,为了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空间概念,笔者组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与接触,让学生感受各种四边形的不同与联系。在教学时,笔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学生仔细回想后,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指示牌、书包、桥墩、塔等,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建立空间概念,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这样,笔者通过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基础。有了这样轻松愉快的環境氛围,学生的心里就有了安全感,学生就会放下心中原有的顾虑,自由发挥,把心里的问题大胆提出来。这也要求教师应改变思想,教师应该和学生平等相处,不可以以“高者”自居,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和学生一起参与问题的讨论,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此外,还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讨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从正面给予提示,不要直接给出答案,最好是要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解出答案。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让课堂气氛一直轻松、活跃,这样持续下去,学生就会“敢想、敢问”。
(三)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改”明确规定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将自身放在引导辅助的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引导式教学,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带入学生的视角进行知识教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才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极大程度地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问题意识,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中,并敢于提出看法与见解。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和表扬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使学生更为积极地进行问题探究,从而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指导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问题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行动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