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学习是鉴于喜爱探究、有效实践、长创作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组员之间相互依靠、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协同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共同目标。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点:学习任务的选择前提点、科学合理的分组立足点、合作把握的时机关键点、高效学习的参与中心点、多元评价的激发评价点等策略,让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中实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有效性;音乐课堂
随着音乐新课标的实施,教育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创新不断纵横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会引用到合作学习,但是随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显现出不少问题。那么如何让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上有效实施,并且施有所用,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实践,思考在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缺失的成因及相应的策略。
一、音乐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缺失的成因案例与反思
对于班级教学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保证班级学生都有机会主动有效参与学习过程的最佳形式。然而,大量空泛的、流于表面的合作方式占据了课堂教学时间,造成了合作效率低、作用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成因:
成因一:为了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忽略内涵
在一年级上册教唱歌曲《小青蛙找家》这节课时,笔者设计了:X X | X X | XX | XX || 的节奏比赛,并分小组开展。
【学生反馈】刚开始学生知道要进行课堂小游戏时非常兴奋,但是游戏进行了几轮,虽然有节奏感特别棒的,游戏完成得不错,也有节奏感不是很好的,但游戏却始终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几轮游戏后就产生倦怠心里,不能产生共鸣,没过多久就开始有课堂纪律问题产生,叽叽喳喳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出现。
【反思】自我认为合作教学会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于是认定在音乐课堂中必定要添加合作教学。但这节课中的合作体现在哪里?这个节奏游戏对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似乎没有很好的帮助,也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到最后却变成了个别学生代表的展示。本质上忽略了合作教学的真正用意及合作意义的必要性,不是每个学习内容都有必要合作的,不然也只是在浪费课堂时间。
成因二:忽略合作中的引导与管理
【片段采撷】笔者在一次听课活动中观察到: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小红帽》这首歌曲时,在学会歌曲的情况下,设计了一个拓展分角色演出环节。
【学生反馈】在拓展环节进行分组讨论时出现了混乱。学生因为角色分配问题争执不休,理由是大灰狼很可恶,不想做大灰狼,外婆岁数太大还被狼吃掉了,也不想做外婆,小红帽善良可爱,猎人勇敢果断,每个人都想做小红帽和猎人。外婆和大灰狼的角色无人问津。一时之间,争论不休,互不退让,老师也顿生尴尬、乱了方寸,课堂乱成一锅粥。
【反思】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学生合作。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时,也不能忽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进行适时的角色引导和管理。那学生应该会更易接受每个角色,最后的合作效果才会更好。
成因三:评价片面,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教学案例】笔者在教学欣赏课《老虎磨牙》时设计了合作讨论环节,站起来的组长介绍了好多种敲响鼓的方法,许多想法都令人惊喜。于是下意识地夸奖道:“太棒了!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被表扬的组长十分開心,但却听见这个组里冒出一句不太和谐的话:“又不是他一个人想出来的……”
【反思】教师评价片面、不够深入,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有时候会忽略小组总结、集体表扬,自己存在的价值被忽视之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甚至失去兴趣。特别是一些本身行为习惯就不太好的学生,有时还会选择以“个”为单位,吸引老师的注意力,引发课堂纪律问题。如何处理好评价的深入全面,是否起到激励的作用,是否更有针对性,都应该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成因四:合作的时间不足,挫伤学习热情
【教学案例】课堂上教师就“民族打击乐器和西洋打击乐器分别有哪些”这个问题组织了合作学习,让学生小组讨论,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得最多。讨论刚进行没几分钟,学生讨论氛围浓厚时,老师却又担心这环节会不会占用太长的教学时间,对整堂课教学有影响,从而让学生停止了讨论,并且在未让学生总结发言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学生的讨论结果被忽略,热情骤减。
【反思】该节课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是好的,用合作集思广益来总结,参与性高,且比拼的感觉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合作教学的时间应该把握在“度”上,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充分考虑到。忽然停止合作讨论这样的情况会让学生有种白费力气的感觉,出现多次的话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谈不上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进行了。
二、提高音乐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1.学习任务的选择——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点
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是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或表演时,应细读教材,精心安排,有所取舍,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的不安排;高深莫测,令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的不安排。把合作重心放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学生的兴趣处;难度要适宜,使学生经过课堂讨论或集体创造后,其效果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教学案例】在执教一年级下册《火车开啦》这一课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两次课堂合作环节,这两次合作让课堂氛围迅速升温,学生参与感极强,并能够很好地思考老师布置的问题。
(1)在感受歌曲节奏,更好地分辨长短音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先按照老师的示范前后两人一组,各执一个网球,在短音处用网球原地轻点,长音处将网球轻轻推给伙伴。在熟悉之后,可以变成4人一组尝试。学生在“玩中学”很好地感受了歌曲节奏,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最佳拍档 玩转课堂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