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理解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就离不开语文的学习。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其中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出发,分析小学中段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中段;语文习作教学;问题与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语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写作教学,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写作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此确保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现阶段的小学生思维不成熟,生活经历比较少,对于写作并没有深入了解,因而并没有写作基础,教师要践行现代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中段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语文习作教学抽象性强,教学方法不具体
在写作教学中,就拿人物写作、叙事文写作来说,教师总是传授学生一些写作方法。教师在教学人物写作时,要求着重描写人物的情感、语言、思想等,合理选择写作材料;在叙事性上,要求学生写完整的故事,前后要呼应。虽然写作要具备这些写作方法和写作原则,但是小学生年龄小,基础不强,尽管是正确的教学方法,但是对于中段学生来讲难以理解,无法帮助他们进行写作[1]。
2.语文习作教学不够精细
作文等级和评语一直是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较为普遍的评价方式,在语文作业本上,教师的评语比较刻板,如文本清晰、用词正确、字迹工整等,评语都比较固定化。在作文评价上无非就是将作文分为几个等级再加上一定的评语,如教师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集体评价活动等,但是由于教学中的课堂时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教师也没有花多少时间开展这样的评价活动,导致学生作文水平提升速度变慢[2]。
3.习作教学没有多元化的平台
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教育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也将新型的教学理念即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有效实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总是采用讲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讲解一些优秀的范文,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模式学习写作,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导致教师的传授的知识越多,,学生的思维就越固定,写作模式也就呈现趋同化[3]。
二、小学中段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
现阶段的小学生写作水平还比较低,不是因为学生在写作结构整体上欠缺一定的知识,而是学生缺少一定的局部性知识。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习作方法,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好写作方法,教师可以在习作教学中一次只用一种习作方法,让学生能够不断熟悉巩固这种方法,做到心领神会,真正理解和掌握[4]。
例如,在《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写物文章中,描述了故乡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它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先给学生讲解整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篇文章篇幅短小,但层次清晰,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其作为一篇写作的范文,在今后描写关于物的写作中按照这种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而教师要先让学生熟练运用一种写作方法,真正掌握理解。
2.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现阶段的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够,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因而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很有必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学生课外和课内的素材积累,让学生广泛阅读和积累,在脑海中形成丰富的素材,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5]。
例如,在《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拟人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修辞手法,对修辞手法的使用进行理解,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够学以致用,如这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学生可以学会这种修辞手法并在脑海中积累起来。对于一些优美的句子:“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学生可以记录下来在空余时间记忆,积累语文句子,丰富写作语言,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书籍中都会在语文园地中排版口语交际,给学生一个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虽然从表面上看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其本质没有区别,口语体现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体现的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表达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等方面出发,注重教学多样化,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语言方法,从而提升写作水平[6]。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学中段语文习作教学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