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20-11-21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摘 要:新课程体制的不断深入和不断改革,对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精细的要求,眼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难之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的事物展开想象,再根据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写出能体现个人情感和态度的习作。通过学生身边的人、事、物,提出一些相关的方法,提供一些基本的经验,希望能对各位同仁的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运用对策
   文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且赋予生活意义。小学教育阶段是培育学生文学爱好的初始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阶段,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和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学生的写作缺乏真实色彩,具有十分严重的形式化问题,作文内容比较空洞乏味,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应用生活化教学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当中[1]。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作文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情景有效地、积极地结合,并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有效观察生活,学会捕捉生活细节,并运用自身的知识理论和语言表达技巧将所见所闻进行有效的记录,从而积累自身的写作素材。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应将教学技巧与生活元素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以后的写作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2]。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激发体验生活兴趣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而且对新奇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应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进行充分保护,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当中学习知识,并运用课堂学习活动中所掌握的习作技巧,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有效的记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口语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交流。而且这一过程是使学生融入生活,并将生活化的内容进行口语表达的一个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探索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再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提升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度,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3]。
   (二)学会从家庭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
   小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包括学校和家庭,而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写作素材,因此家长应对身边的环境进行观察和利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积累素材,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小学生家庭生活中的素材是其开展语文写作的主要内容,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家庭情景来合理地设计写作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我的爸爸妈妈》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自己的父母都在做什么,有哪些习惯,以及如何照顾自己等,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对父母的观察和描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的文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真实,而且具有感染力。
   (三)积极参与社会体验丰富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的活动和相关的社会活动,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增加学生的情感储备。
   如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学校、博物馆、文化馆等组织的相关活动,使学生可以增长见识,积累写作素材,并在具体的活动中加强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丰富自身的情感。通过参与社会体验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和名胜古迹,而且还能更好地在与他人互动交流中抒发自身的情感。
   (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应用
   学生可以在家庭、生活、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身的情感,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所积累的相关素材内容融入具体的写作学习当中。课堂教学主要根据教材中对写作练习的一些基本要求,设想出一些基本的生活化情景,从而引导学生开展基础的写作。
   例如,以语文教材中描写人物和景物的课文作为范本,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有效的表达,该方式灵活地运用了生活化教学理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在小学时期,教师开展作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为学生的文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想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则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并让学生通过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再通过写作来掌握具体的技巧,從而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打好文学功底。
   参考文献:
   [1]赵五一.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A].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27-629.
   [2]许海燕.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61,64.
   [3]吴雪玉.浅议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4.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673.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