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借助图画内容 实现情境再现

2020-11-25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发展,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图画再现情境;实践探索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图画再现情境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图画再现情境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对于一个人学习的影响之大,换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因为他们年龄和心理的原因,对于外界未知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实施图画再现情境的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再现的情境要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图画再现情境可以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保证整个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
   2.真实性原则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图画再现情境时,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让再现的情境与生活建立关联,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开展学习,这样才能让其情感体验更深刻。
   3.多媒体原则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方面的原因,他们对于抽象的事物还不能完全认知,这个阶段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图画再现情境时,老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原则,让再现的情境更直观、更形象,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被运用到了教学中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充分理解学习的内容。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画面再现情境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它的功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尤其在语文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以文本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得形式比较单一,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图画情境再现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平面化的文本发生由静到动、由无声到有声、由抽象到形象的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进而让学习发生质的变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用图画再现情境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要合理科学,要能把握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性,让多媒体技术充分地为教学服务,切忌为技术而技术,让语文成为媒体的奴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图画再现情境时要将文本中的情境,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文本中的情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主观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讲解和诵读,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屏幕给学生展示一幅幅秋雨中的秋景图画,配合音乐,让学生通过这些图画来感受秋雨之中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具体图画再现情境时,随着一幅幅秋景图画:飘落的枫树叶,金色的郊外田野,五颜六色的秋果,伴随着优雅的音乐,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得到了美的享受。结合文本的诵读,学生一下子就走进了秋雨的美景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借助图画实现画面再现情境
   通过一张张图片也可以来展示情境,营造一种独特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出他们的审美感。
   比如,在学习《去年的树》一课时,课本虽然提供了插图,但是这些插图远远不足以服务于文本的内容,在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体味文本内容中树被制作成火柴,然后火柴在生活中被点燃这一过程,让学生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诚信内涵,但是这种理解往往是很抽象的,单纯凭借文本内容,学生很难有深刻的理解,这时老师可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三幅图画,把文本中抽象的内容通过图画形象化。具体设计如下:第一幅图画展示出来的是一个树根,让学生明白树根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树干被砍伐了,从情感上引发学生共鸣;第二幅图画是一座座冒烟的工厂,让学生明白了,工厂里在加工火柴,一棵棵树被锯断,制作成了火柴;第三幅图画呈现出一位小女孩掌着油灯,这幅画比较抽象,老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正是因为火柴燃烧之后点亮了煤油灯,让煤油灯发出了光,可是火柴自身却烧化了。这样通过三幅画面的转换,让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发生了变化,产生的共鸣一步步在加深,最后水到渠成进行了情感上的升华,实现了情感价值观教学目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學中,运用图画再现情境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咏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导引策略[D].锦州:渤海大学,2018.
   [2]向剑.小学语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借助图画内容 实现情境再现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703.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