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承载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功能。特别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作为一个人成长中的启蒙阶段,关系到小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和社会认知,对促进小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生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了解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新课标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将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既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能启迪其智慧,进而塑造其个性,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能够从被动的知识灌输向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转移。[1]为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多种方法集中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才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滞后
一些教师习惯于过去的经验主义教学模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致使其在开展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还采取传统的黑板演示汉字书写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对笔画进行认知和书写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障碍。特别是近年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以来,还有一些学校依然固守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按部就班進行教学,极其缺乏变化,使得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强,更难以体现不同个性之间的差异性。这种滞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极大地束缚了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得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2.教学目标不明
当前的一些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教师在授课时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定位不清,致使学生所接受的内容有限。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诸如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等方面,都缺少有力的教学措施去落实。很多教师一直到三年级都还只是单一地传授字词,而忽略教材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素养,时常使语文教学呈现出本末倒置的现象,以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体现。还有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引导小学生对文本进行诵读和背诵,而轻视对文本主题思想的引导和升华,使小学生难以领悟到文本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情怀。
3.教学设计低效
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常抱怨小学生缺乏文化底蕴,每次写话教学都难以进行,因为小学生缺乏想象力,所以无论进行什么话题的写话训练,都只有那一两句话。这主要因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未能切中小学生的兴趣点,教师所选的话题不具备创新性,以致学生写出来的习作,要么很短,要么千篇一律,缺乏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创作灵魂,可读性不强。教师忽略了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想法都不一样,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一定要尊重不同学生间的差异,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使得每个小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才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
二、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识字教学和写话教学是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小学生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丰富其识字量。[2]同时,还能让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积累字词和写作素材,从而为小学生写话积淀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得小学生在写话教学中能够有话可说,在提高其阅读能力之余,丰富其语文知识储备,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1.激趣识字教学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钻研教材,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从而使得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得以更好地为识字教学服务。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识字教学要素时,要切合低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进而选取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激起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低年级小学生最大的特点便是喜欢玩,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玩各种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玩游戏、图文对照、猜字谜、找朋友(字形结构)、编儿歌、趣味加减、讲故事等多种识字教学方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兴趣。[3]譬如,在进行“口”“耳”“目”等字的教学时,便可以让几个学生一起根据电子白板上所显示的相应汉字,快速用手指点认自己相应的部位,进而来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因为时间短,需要学生快速作出判断并指认,学生玩的时候兴致很高,也使得他们很快便能掌握相应识字的意思和外在结构。而在进行“日”“月”“水”“火”的识字认读和字形书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汉字的演变过程。因为这几个汉字都是象形文字,学生可以从中动画中观察到这些汉字是如何由其本来的形象特征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汉字结构的。通过这种彩色动画的教学形式,能够带给学生以视听并举的多重感官刺激,不仅趣味性更强,学生也能记忆得更深刻、更牢固。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深化其对汉字的记忆和使用,学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其所学到的汉字,这是一种最有效的识字巩固方式。小学生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其对汉字的熟识程度,还能从中认识更多的汉字,积累汉字和字词的运用语境和使用方式,为其今后的写话教学积累词汇和写作素材。
2.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有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聚焦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从而激起其学习语文和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创设好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小学生想要阅读文本和探究文本的强烈欲望。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