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阅读可以使他们见识、感受、体验到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文情感,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口语表达技巧、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重要来源,对学生语言系统的构建以及人文情怀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为研究出发点,浅谈一些想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基础教学环节,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高效表达有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高效的阅读是学生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体验丰富多彩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最重要的途径。只有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实质性的提升,学生的文字运用、总结概括、交流表达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环节,如何建设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是每个教师应该着重关注、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朗读方法,提升阅读质量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扮演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相较于带领学生阅读,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高效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不断运用、锻炼、提高阅读技巧,进而提升阅读能力。众所周知,阅读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的口、耳、眼、脑被高度调动起来,正确的朗读方法可以让学生沉浸在作者描述的世界中,亲切体验到作者传达的情感和观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理解并消化其中蕴含的知识。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进行朗读训练,直到学生完全内化并能熟练运用。
比如,讲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朗读方法和程序,才能更好地融入课文中,感受课文传达的强烈情感,学生才会被这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深深震撼。首先,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我会先把文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对学生讲明白,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扫清障碍。然后,就是要求学生正确地读,就是说要确保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要做到发音标准、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并在朗读中要标注不熟悉的生字词,朗读完后可以向老师或者其他学生求助。其次,就是要流利地读,这就要求学生在生对字词有一定掌握之后,在讀的时候要语言连贯、轻松自然,尽量避免在阅读中出现读破语句的现象。最后,就是在前两个方面都能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在接下来的朗读过程中要富含感情地读,把握好语言文字的轻重急缓,要尽量让语言更加饱满充实。只有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阅读质量才会大幅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才会学到更多知识。
朗读是学生阅读最直接的方式,要避免让学生毫无目的、机械重复地读,教师要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正确的朗读方式对阅读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匪浅。
二、培养读中思考的习惯,形成高效阅读
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的三大“主旋律”,阅读中最忌讳的就是死板、漫无目的地读书,这种阅读在浪费了大把时间的同时,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文中传达情感和价值观都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读进去”和“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细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读出来”就是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让学生正真做到读有所获。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主思考能力和思考深度,并培养创新精神和思维。
比如,我在讲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是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品质,如果想要让学生能真正领悟、学习并内化到这些深刻意义,就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主思考的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首先,在读之前我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对文中出现的人物有什么了解?文章中对人物的特点、情感描写最详细的句子有哪些?为什么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会很开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然后,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彼此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最终形成完整的表述。最后,让学生分析文中人物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鼓励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故事也表现了这些优秀的品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思考并不是他们擅长并主动去做的大脑活动,为了让学生养成“读中感悟”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并积极激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同时,在前期教师也一定要有耐心,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状态,帮助、引导他们形成思考的习惯,进而进行更加高效的阅读。
三、采用多样式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感受学习中的乐趣是提升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这与学生的天性背道而行,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快速融入阅读课堂种,感受读书的乐趣,最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以课文内容为出发点,从多角度设置多样化、多元化的阅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比如,我在讲授《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本主要通过李大钊同志的描述,来歌颂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伟大精神,进而让学生铭记并学习先人的优秀品质。课文中存在大量的人物形象和对话情景,这就为多样式阅读提供了条件。为了能有更高效地阅读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我会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阅读课堂。首先,我会将学生根据文中不同的人物特点,给学生分配合适的角色,或者给学生分配与他们差别较大的角色,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感受不熟悉的情感,可能会更有助于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然后,给每个小组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构思、设计、训练表达内容,而我将会扮演独白的角色,这样可以很好地与学生“打成一片”,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最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勇敢、无所顾忌地将准备好的内容展示出来,我也会对表达清晰明了、情感丰富饱满的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奖励。除了这种阅读方式,也可以设置开火车读、男同学读、女同学读、集体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沉浸其中,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