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当下,追求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主导方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如何能够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有的教师追求的是表面形式,也有的教师过于追求知识的传授,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如何让数学课堂有趣、有效、有质,结合实践教学,认为要追求和实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唱好“四部曲”。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四部曲”
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当下,追求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主导方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更为有效,如何能够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当然,教师的专业水平、理念不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授课方式,这其中,就数学教学效果来说,也是有高有低、有多有少。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结果,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情境创设、设计练习作业等是分不开的。只有唱好这“四部曲”,才能够取得有效的课堂效果。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形式的现状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造成教学效果低效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种。
1.单纯追求形式,忽视教学效果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及专家、学者对教学的研究,创造出不少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新型“武器”,它们成为现代课堂上的新方法、新手段。但是有的教师拿来就用,而不是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这一新方式融会贯通。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些教师仅仅是为了追求表面形式,无论教学的哪个环节,都要加入多媒体,或者是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变成了“主要功能”,从头到尾都在运用。学生刚开始被生动、形象的演示所吸引,沉浸到有趣的画面中。然而教师滥用多媒体,试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课件上,多了生机互动,却少了师生互动。时间一长,学生失去了最初的兴趣,一味地被多彩画面吸引,却顾不上静下心来思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由此,表面热闹的一堂课下来,师生没有收获多少。
2.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效果欠佳
有的教师过于追求知识的传授,认为“花里胡哨”的形式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被玩乐的想法牵引,失去对知识的追求欲望,因此,仍然在课堂上进行冗长的讲述,学生难免会因为课堂无趣而兴趣减退。同时,教师在吸收新教法方面并不积极主动。当代小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一些老套的教法已经不合时宜。比如,课堂上师问生答形式,教师以自身的出发点来引导学生,学生被动听讲,并机械按照教师的思路解决问题,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挖掘和发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学生随声附和大家的回答。让学生质疑提问,是教师转变思路和观念的开始,让学生成为主角,就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问题,从而顺势引导学生逐渐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学效果自然会显现。
还有的教师认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是一节课都让学生尽情去提问和讨论,这又有些过犹不及。毕竟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尚在培养和发展的初步阶段,教师应该采取恰到好处的指导、点拨,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深处,再学以致用。如果教师的思维僵化,不懂得随机应变,那么,整个课堂貌似环节相连,实则效果不大,而学生也如同“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
二、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四部曲”
如何让数学课堂有趣、有效、有质,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笔者结合实践教学,认为要追求和实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唱好“四部曲”。
1.教师更新观念,唱响现代教育的“主题曲”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新课改深入进行,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不单单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还需要进行个人观念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升、现代教学理念的融入等,就教学进行精细研究,并通过授课风格和人格魅力,为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教学环节的衔接、合作学习平台的搭建、教学效果实效的达到等,下功夫做好“功课”。对于教师来说,个人魅力也是促进师生良好关系建立的催化剂,当教师面带微笑,用语自然柔和又不失趣味,且融数学知识于其中,给学生带来如沐春风的感受,如此具有一定亲和力的教师形象,会让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与和谐。在我们不断强调教师必须把处理好师生关系作为追求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时,需要明白,教师在课堂中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艺术,还有更为深层次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输入。如教学“分数乘分数”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一条简短数学信息:“王琴是社区的编织能手,每小时织围巾米,根据这一信息,说一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经过简短思考,学生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就此,教师根据学生的算法又提出了“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学生回答“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由此经过一番比较,也自然引出了这一节课的课题。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研究新的分数问题,通过代表性作业展示、课件演示,问题接连产生,学生通过画图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经過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展示了自身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幽默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加之精彩细致的课堂点拨,让师生之间的对话围绕新的数学问题一步步深入,学生动脑思考,动手画图,分析解决问题,一整套数学知识的原理得以形成与构建,收获颇丰。
2.科学设计目标,唱响数学课堂的“方向曲”
追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效果,要基于合理科学的目标设定。只有设定好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有了行走的“路标”。可以说,一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第一要素就是教学目标,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作为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属,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一盏明灯。有了这盏明灯,就能够让教学有了生命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处处有了指向和理解。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才能够让有效的课堂效果有所遵循,落到实处。仍以“分数乘分数”这一教学为例,该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在设定时,教师综合考虑了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一方面要对教情进行分析,即这一教学内容是基于哪些知识的基础上——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除法和百分数,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得学生体会到教学内容的运算意义,再加上一些问题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在计算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意义。同时,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与理解。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基础认知来看,记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是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此外,经过分析,教师还发现,学生有可能在进行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时出现混淆,必须在教学练习环节,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后,帮助学生学会区分的办法。由此,结合教情和生情,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以及计算方法,通过这一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师以此为方向,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一目标践行,,让学生获得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建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四部曲”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