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培养,不仅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口算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从当前口算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口算能力依然存在诸多欠缺。针对此,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明确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目标,并分析当前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调动学生口算兴趣,提高学生口算效率的角度分析教学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教学实践
一、引言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仅凭记忆与思维而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口算是小学数学教学指导的重要模块,与笔算、估算密切相连,是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构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基于小学生的全面培养,对于口算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第一学段学生通过学习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其中“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的速度要求是每分钟8~10题。
作为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与其对于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原理理解程度高低有直接联系。加强口算能力培养,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构建逻辑严谨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有利于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便于学生通过准确、快速的口算解决生活问题。但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当前,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效果并不理想。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与优化,但是,在口算方面教师给予的重视依然不足,学生的口算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具体来看,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缺乏对口算教学的足够重视。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试依然是教师讲授知识、指导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在考试中,口算所占比重较小,且难度较低,学生实在算不出来可以用笔算,这并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许多教师忽视了口算训练,对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并没有有效贯彻,导致学生在口算过程中过度依赖笔算。(2)重视口算结果,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在口算练习中,教师更多的是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做出评价,对于学生如何完成口算并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口算过程陷入了机械训练的误区,缺乏深入思考,掌握的简单方法只能应付基本口算题目,难以依靠算理完成口算任务。(3)重视正确率,轻视口算速度。速度是口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算对,而不是采用什么方法算对,这样的教学引导自然降低了学生的口算速度,影响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此外,一些教师还将速度快与粗心大意相挂钩,反复强调学生口算应保证准确性,这使得学生陷入了学习误区,甚至出现了“磨洋工”的情况,导致口算练习任务耗费了大量时间,远远达不到合理、灵活运用运算发展,保证运算速度的目标。(4)重视数量,忽视口算的针对性。教师对于口算练习的设计缺乏难度层次,一味增加运算题量,忽视了学生口算能力的发展,降低了口算教学效果。
三、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口算的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算过程相对枯燥,学生在练习中常常提不起兴致,勉为其难地完成教师安排的口算任务,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难以让学生体会口算的乐趣,应无法激发其应用口算的主动性。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设计多元化教学手段,从情感、心理层面激发学生口算训练的积极性。
1.结合生活实际,吸引学生注意力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讲,理论讲解与机械训练都难以契合其情感认知需求,而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示抽象知识则是教师渗透“生活即教育”理念的主要思路。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问题,在口算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提炼信息,引导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情境,并面对口算要求,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与思考。例如,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如下情境:(出示图片)一年级二班A组学生正在打扫卫生,請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由于任务太多,教师又从B组调来3名学生,请问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在打扫卫生?有2名同学出去倒垃圾了,现在教室里还剩下几个人?通过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主动完成了数数与口算任务。
2.设计实践操作情境,诱导学生主动探索
小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形象思维,而口算的过程需要对抽象的数字进行运算,这使得学生在思考中常常缺少“抓手”,影响口算效果,降低了口算的自信。针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动手操作的情境,用“摆小棒”“数珠子”等方法,指导学生亲身体验计算过程,理解算理,进而提高口算能力。例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情境设计为学生设计问题:数一数,计算器各位有几颗珠子?你知道怎样才能拨出11颗珠子吗?11颗珠子添上9是几?在教师的问题中学生不断拨动珠子,并在遇到需要进位的时候,及时点拨,从而实现了手与脑的有效配合,调动了学生拨珠计算的兴趣,强化了学生对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奠定了口算基础。
3.设计比赛游戏,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理
小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强,但是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在情境教学中,往往出现“三分钟热血”的尴尬。针对此,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比赛竞争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在竞争氛围中不断进取,并最大限度集中注意力,调动其口算积极性。例如,为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促进口算能力又快又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口算抢答”“小组比赛”“限时比赛”“口算转盘”“口算接力赛”等游戏,让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并在胜负评价中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口算能力的主动性。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实践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