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教学一直是一个值得细细学习和推敲的过程,它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艺术品的诞生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有一组相互矛盾的组合,即教师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大部分学生对与美术相关的历史和专业知识学习敷衍了事,对提高动手绘画能力也毫无兴趣。美术教师对这一组矛盾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完善和促进美术课堂任务的完成,学生也会受益良多。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活灵与活现这一对搭档,处理好美术教学中的活灵与活现,,会大大提高美术课堂的可听性、可思性。
关键词:美术教学;活灵活现;变化
现今,美术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作为办学特色,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美术课程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更多的要求,美术教学的出色与否,直接影响着美术课程的质量以及对学生产生的效果。但是,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学生不太愿意集中精神听课,布置的课堂绘画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笔者在日常教学和听课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心得,本文主要谈活灵活现在美术教学中的实现途径。我在本文的探讨中把它拆开来解释,活灵涉及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比如教师自主选择教学知识、教学策略、教学语言、教学媒体,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等。活现即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对教学的展示与反馈,教师对教学的总结与反思等。下面我就来谈谈在美术教学中实现活灵与活现的具体途径。
一、美术教学的活灵
活灵,换言之就是灵活。我们都知道,教学用的书本虽然是固定内容,但有很多不固定的因素,比如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對不同的教学任务等,这些都需要美术教师灵活地应对,如果完全依靠经验就会故步自封。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准备了很丰富的教学素材希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但发现课堂收效往往会事与愿违。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不懂得取舍,总想做到面面俱到,就会背道而驰。在美术教学活动实施前,我们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策略,再去运用机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才会游刃有余。
1.总领的教学策略
我们经常会谈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它们看上去非常相似,但实际上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域。让笔者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尹少淳先生的比喻,他把这些教学的概念用下象棋进行阐述,生动又有趣。受尹少淳先生的启发,笔者先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学方法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清晰可见,穿插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这些需要我们依据每堂课的不同情况,适时而用。教学手段不同于教学方法,在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教学手段往往是借助信息技术。
在美术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称之为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涵盖了上面一节所说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讲究合理安排课堂的各个环节,运用好课堂时间、知识选择等各种资源手段,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一个清晰的教学策略在美术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教师形成明确的教学设计思路。简单来说,清晰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拟定目标、内容选择、组织教学步骤、思维拓展和情感启迪。我们需要把各个环节科学安排在课堂的四十分钟里,以此来发挥教学策略的最大效应,构建高效的课堂。我们要遵从学生的课堂黄金时段,把握住学生思维最活跃的阶段进行主导,并留下一定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活动,适时在学生疲惫时加以刺激,延长学生的课堂注意时间,同时避免因为我们自身而产生的课堂浪费。
美术鉴赏课堂是高中美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压抑的文理科之间的夹缝乐趣,学生对于美术课一开始是不排斥的,但我们往往容易将鉴赏课变成单纯的图片欣赏课,只是把理论性的知识填充进课堂,这使得本就不熟悉美术理论的学生渐渐不知所云,从而丧失兴趣。我们应该利用教学策略的灵活性,适时变换教学模式和手段,改善或避免这种情况。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策略,比如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获得共鸣;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环境,营造民主积极的课堂氛围等。
2.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会被学生真实地感知到,也与课堂收效息息相关。教学方法杂多,一堂课自然也不能都用上,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机支配。我们要以学生为先,在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同时,挖掘学生内在的创新精神。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中,有一种可以先声夺人,那便是创设教学情境。所谓情境创设,按照笔者的理解,即教师通过语言组织或动作表演烘托教学氛围,抑或借助实体装饰或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先行感受到课堂的教学任务。情境创设可以在课堂开始前,也可以穿插在教学中。笔者听过一堂初中美术课,其中的情境创设让笔者印象深刻。教师在课前就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多媒体上放着曲水流觞的画面,以此来创设古人雅集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国画课堂的气氛里,和教师一起欣赏国画作品,体验国画创作过程,可谓事半功倍。当然这个情境创设要有一定的存在必要,如果我们创设的情境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能贴合课堂的主旨,那就会干扰到学生的思路,适得其反。
在教学方法中,有很多是靠传统说话的方式来实现的,讲授、讨论、提问、引导都需要教学话语,因此对我们的教学语言进行优化和升级是很有必要的。教学语言连接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承担了教学任务的传递与反馈,教师的话语是通过对教材的解读转码成适合课堂教学的语言,如果这个语言本身就有所缺陷,那学生对话语的分析和理解就会产生偏差。美术的一些知识与理论,于学生而言比较晦涩难懂,这也要求我们在转码翻译教材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兼顾差异性。我们有教学话语权,也不能让学生丧失了话语权,教师要对学生课堂中随机生成的话语进行巧妙应对,并以此来转变教学方法。课堂中的灵活还有许多其他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这样才有能力去运用这些教学技巧。
二、美术教学的活现
虎头蛇尾是美术教学中的一大败笔,结尾的精彩能使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升华,我们有时往往会忽略掉结尾部分的展现。当然美术教学不应止步于课堂,还应该延续到课后。所谓活现,就是灵活展现、反馈评价。每个教学活动里都要涉及呈现,呈现出何种的课堂效果,收获学生怎样的反馈,美术教学也并不例外。美术教学的展示与反馈,笔者认为比其他科目要精彩和多样。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探究实现美术教学中活灵与活现的途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