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指向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活动型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活动的设计,而活动的设计则围绕一定的议题展开,同时以单元为单位,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开展单元议题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实施后,本人围绕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对开展议题式教学实践做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
一、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结构化的学科知识
议题式教学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遵循整体优化理论,侧重从整体出发来探究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本质上把握知识的结构、功能,以建构整体格局,寻求最优目标。因而在确定议题,开展议题教学前首先要从整体上梳理和架构教材知识内容,确定教学单元,,构建结构化的学科知识。
统编版新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有两个单元共四课,教材框架如下:
多年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直作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做了理论创新,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的分配制度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因此必然要求在必修2的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做一定的整合处理,与时俱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同时也调整教学的顺序。
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一个大的教学单元,将图中第一课、第二课和第三课分别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大单元下的子单元,开展单元教学。同时依据课标,立足学生认知实际,确定单元核心知识,使知识结构化,便于选择议题,实施活动型课程。
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单元教学中,依然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放首位,它依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石。在整本书的整合架构中,内在逻辑是先进行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迸发的巨大优势,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过渡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单元学习,使教学能够结构清晰、循序渐进地开展。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单元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索
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单元核心知识,设置议题,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将议题、情境、活动三者有机统一,开展议题式教学,力争从多角度、多维度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下面就两个教学片段,谈谈本人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单元议题式教学的探索与收获。
片段一:序列化任务探究,在“议”题中增强经济制度的认同与自信
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课包含“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框内容。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突破教材限制,将两框内容整合,确定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核心知识,围绕核心知识开展议题式教学,将第一课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名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聚焦公有制经济,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经济的构成—公有制主体地位—如何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为脉络,围绕议题设置序列化任务,让学生在“议”题中循序渐进完成任务,不断思辨,明确观点,增强感悟,提升素养。具体议题设置及序列化任务安排如下:
议题:如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在本节课教学中,围绕“如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议题,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序列化处理:
第一,议题的序列化处理。单元议题式教学指向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议题对应的活动任务也不是单一的,因而议题本身要有逻辑架构,有层次性地推进。本节课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之“议”推进议题的实施,既要覆盖实质描述,也要覆盖原因揭示,同时还要包括解决方案的设计。三个层面既相对独立又逐层递进。
第二,切入点和参与度的序列化处理。该教学议题中共设置了“生活分享”“调查收集”“合作探究”“实地访谈”四个切入角度,分别从学生的日常见闻、生活经历、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等方面,引导学生逐步参与议题谈论和探究。从参与程度来说,“生活分享”强调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简单回想和列举即可;“调查收集”则是在见闻和经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不同体验和思考加以列举说明;“合作探究”则是学生置身老师设计好的复杂、综合的情境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拓宽已有认知的过程;“实地访谈”则在前三个任务的基础上,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可以实现学生认知的升华和对课堂知识的认同。由四个不同维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参与议题,拓宽参与的宽度,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
序列化的议题任务探究,引领学生将“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基本经济制度”串成一条主线来探究,上升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高度,提高立意,增强经济制度自信,落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片段二:真实情境体验,在议题式实践活动中增进公共参与
议题式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创设情境最主要的是要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情境,而对于高中生而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最真实、亲切,更易产生共鸣。因此,在执教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以“市场机制如何运作”为议题,利用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开放日活动,指导学生提前完成开放日上班级创意游园会和跳蚤市场的活动方案设计,准备好本班将在创意游园会和跳蚤市场上销售的物品,在开放日当天付诸实践,教师细化当天真实情境实践体验的任务。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单元议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