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结合不同层次、不同基础高职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现状,提出适合高职学生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积极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动力和课堂参与意识,提高高等数学的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实践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积极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0-0124-02
一、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一)高职高等数学课堂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高职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不容乐观。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宽泛,理论性强,多数教材编撰方式陈旧,大多数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采用传统讲授法,课堂组织形式单一,课堂活跃度低;学生评价只依据期末成绩;教师教学未能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甚至有些教师的职业怠倦导致没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课堂讲授偏重理论且与专业缺乏衔接,,缺乏趣味性和应用性。
(二)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薄弱,对微积分的抽象理论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动手操作能力强。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具有多样性特点,一个班级中可能既有高中理科毕业生,又有高中文科毕业生,还有中职毕业生和其他生源,不同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给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基于以上两点,高职生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改革。《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基于积极教学法的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应突出应用性、职业性,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教学法
积极教学法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定义,其实质就是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可理解为“积极教学法”是指主动的,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效果的方法。课堂上教师只是协助、引导、启发、帮助学生以最有效的方式学习,积极教学法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方法,是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所有方法的总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一种或多种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三、基于积极教学法的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突出职业性
课程遵循“面向专业需求,以应用为目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专业将教学内容模块化,融入专业相关案例和项目,突出高等数学在各专业中的应用,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模块分为小模块,每个小模块细分为基础、技能、应用等具体任务,注重各小模块间的衔接,突出职业性。加入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家轶闻趣事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教学设计,进行集体备课,将个人智慧、集体智慧融于一体,巧妙采用积极教学法,每学期课外设置小组活动探究,教师协助引导每小组合作完成1~2次的数学主题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突出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谨慎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要学到想学、自学、会学转变;教学手段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将PPT展示、动画演示、手机、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网络平台超星学习通融入课堂教学中,将抽象内容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实施具体化,提高课堂参与度
基于积极教学法的高职高等数学课堂应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导数定义为例,课前登录数字化资源平台观看微课,教师发布任务:(1)分组讨论导数定义的两个实例(高速动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平面曲線的切线的斜率问题);(2)网上搜集有关“变化率”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微信、QQ上学习交流,并在超星学习平台上提交。根据课前自学情况确定学习目标,而且学习目标用可测量动词表示,比如导数定义的学习目标可描述为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导数的定义、几何意义;能够辨析导数定义的不同形式;能够应用导数定义解决本专业的相关案例。且将学习目标在课中的恰当时间展现给学生,同时学习目标在一讲一练的达标练习册上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本次课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课中根据课前预习情况选两组学生上讲台陈述课前案例,且在黑板上写出这两个结果:v(to)=;k切=。教师利用
动态图或动画演示展开教学,学生观看动画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上述两个式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类比、分组讨论等,教师进行有导向地点名提问分享结论:两案例的本质都是所求量为函数改变量与自变量改变量之比的极限。将具体问题一般化,抽象为数学问题,突破学习难点,获得导数定义,帮助学生完成了思维的飞跃,并借机介绍导数在各专业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感知学习导数的重要性。根据定义,学生分组讨论获得导数的其他表示形式,教师板书,学生记笔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导数的实质就是瞬时变化率问题,同时在超星平台呈现学生课前网上搜集的各种变化率,相互分享,提高学习的热情。然后给出根据导数定义求导的例题,使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和巩固新知,提高能力。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师生共同总结利用导数定义求导的口诀“一差,二比,三极限”,使解决问题变得直观、具体;最后给出课堂测试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完成,并计入过程性评价。教师巡视课堂,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纠错并给出规范解答。一堂好课,不能缺少课堂的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和应用四个层面进行课堂小结,理清知识结构,提炼数学方法和领悟数学思想,培养应用意识。(1)知识层面:导数概念;(2)方法层面:用定义求导数的步骤;(3)思想层面:“用已知探求未知”、逼近、类比、从特殊到一般;(4)应用层面:举出生活中与导数有关的实例。课后在超星学习通上可以进行在线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这是一节概念课,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兴趣。但采用积极教学法,以导数的应用、产生、动画引入,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遵循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用已知探究未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总之,采用积极教学法要始终为学生的能力发展考虑,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技能的掌握,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职业素养。高职高等数学课堂离不开黑板,所以应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勤思考、多记笔记,主动参与,积极讨论。课后师生间、生生间多交流,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答疑解惑、技能训练、达标练习、拓展应用等。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积极教学法在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7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