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高职语文阅读教学应放宽视野,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结合五年制高职学制和专业特点,从吟诵、改写、编演等七个方面探索诗歌阅读教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
[关 键 词] 语文核心素养;五年制高职;语文阅读;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142-02
为顺应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新课标要求从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育正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那么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有哪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笔者结合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语文《静女》一文的教学,就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做一点思考和探索。
一、吟诵诗歌,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素养
吟诵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典诗歌的传统诵读方式。汉语的诗词歌赋许多是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深刻理解其精神内涵,领会其审美韵味。因此吟诵是学习古典诗歌的重要方法;是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2018)》要求通过经典诵读,引领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因此,在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静女》教学时,笔者设计了“朗读吟诵 感受《诗》美”环节,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以吟诵诗歌的方式进入新课:随机选择一名学生模拟导游带领大家去夫子庙棂星书院参加“我和《诗经》有个约会”研学活动,途中导游发挥特长,吟诵《静女》。学生在齐声朗读中更容易感受到《静女》之美、《诗经》之美,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诗经》中押韵、句式等知识点。学生在吟诵中能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陶冶,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養语文核心素养。
二、问题探究,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语文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上。”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指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问题引出教学,五年制高职学生语言基础较好,分析问题能力较强,因此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刨根问底、追根溯源式的探究,能有效提高其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提高其思维的品质,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笔者在设计《静女》教学时,指导学生对《诗经》中常用表现手法“赋”进行层层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从对“赋”的浅显知晓到深层次理解和运用。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层层剥笋:《静女》是以谁的口吻叙述了什么故事?写了几个场景?结合诗歌具体说说《静女》反复叙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反复叙述中通过哪些细节的描写刻画出静女和男子怎样的形象?通过师生的分析,引出反复叙述、铺陈叙述是《诗经》“赋”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教师结合后世较为认可的朱熹和李仲蒙的解释,引导学生理解“赋”的作用是通过铺陈叙述来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而且在叙述时常常加以细节描写,达到叙事言情的效果。最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蒹葭》的反复铺陈渲染,刻画望穿秋水的主人公,抒发求而不得的惆怅,层层深入地学习《诗经》“赋”的表现手法。
通过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在对问题的层层剖析中训练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深化对诗歌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三、了解风俗文化,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素养
古典诗歌时代久远,诗歌中所折射的风俗人情、时代特点都和今天有较大的区别,,学生不易把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古代风俗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提升“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素养。在《静女》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解风俗”环节,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整理《诗经》中常见定情信物,课堂上提出疑问:静女为什么要反复以物示情?极为普通的荑草、彤管能表情达意吗?然后随机选择学生展示《诗经》中常用的花草、果实、玉石、动物四类定情信物及其例句。
教师在学生补充和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农耕时代的特点,解答刚才的疑问:因为农耕时代生产力较低,劳动与生活联系紧密,植物、瓜果、动物、玉石,有的是生活必需品,有的是贵重难得物,人们也就将繁衍后代、表达爱情等美好愿望寄托在这些信物上,这些信物在当时有价值,有意义。静女用荑草、彤管表情达意。西周时期封建制度尚未完善,远古自由婚恋的遗风依然存在,礼制规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逐渐建立,女子既有自然大胆的真情流露,又有礼制约束之下的矜持害羞,这也许就是静女反复以物示情的原因。
通过对《诗经》定情信物的补充,探究学习先秦时代风俗特点,从而透过风俗文化去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更深刻地体会诗歌中男女主人公以物示情、爱人及物的纯朴情感,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理解、吸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四、改写诗歌,培养“审美的发现与鉴赏”素养
《静女》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古诗阅读篇目中的第一首,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五年制高职学生语言基础较好,初中学习过《诗经》中经典篇目《蒹葭》《关雎》,具有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但审美鉴赏能力较弱,阅读古诗词常常停留在文字层面,不易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性。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五年制高职阅读教学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