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合唱基础训练对于声乐集体课,好比砍柴时的磨刀,而以集体课形式开展的中职声乐教学,融入扎实的合唱基础训练,对声乐课堂中“音、字”的准确度、节奏感等提升起着良好的“磨刀”作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前教育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声乐集体课教学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合唱基础训练激发和提升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现状进行阐述,明确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开展合唱基础训练的必要性,进一步对合唱基础训练的融入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促进学生歌唱综合素质技能的不断增强。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合唱基础训练;声乐集体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026-02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合唱是广受欢迎的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发声练习、气息、节奏训练、听觉训练以及音准训练等都是合唱基础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强化以及合唱水平的提升都至关重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过程中,合唱基础训练的合理化融入,能够促进学生立体化歌唱思维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音乐综合素养获得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现状
当前,中职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专业化程度较高,以学生声音能力培养为重点,重视理论讲解与技能传授,但在实践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不仅如此,授课内容相对单一化,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不足,教师主导声乐集体课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美育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学生音乐技能水平不高,声乐技能方面缺乏相关基础,音乐节奏的稳定性不足,受到学生性格、声乐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在歌曲情绪情感的表达方面也存在缺陷,这就导致学生音乐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开展合唱基础训练的必要性
(一)声乐课对音准和节奏的要求需借助合唱基础训练满足
合唱是解决音准的重要元素,基于音准和节奏出发,声乐课的一切要求得以建立。声乐集体课合唱基础训练中,一旦出现滑音会对合唱效果产生强烈影响。在声乐作品中,针对五度以上的滑音,学生由于自身习惯往往会将带有通俗歌曲感觉的多余滑音加入其中,这就会对前后旋律的音准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合唱效果,合唱基础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此类问题。经常唱歌的个体,其身体器官都得以充分调动,身体锻炼的效果良好。在合唱基础训练融入声乐集体课的过程中,要保证旋律延长的准确化,与其他声部相互融合,不可出现拖节奏的情况。在合唱基础训练过程中,音准必须与集体相一致,一旦出现偏差必须要及时进行调整,学生应当学会互相倾听,提高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缩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确保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需要合唱训练培养听觉能力
对于歌唱者来说,只有具备较强的音高分辨能力,才能够获得良好的音准,在这一方面,可以将音乐看作是听觉的艺术。合唱基础训练在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音乐情感体验的优化,通过歌唱者听觉的强化,来准确捕捉音乐元素,开展系统化的合唱训练,确保演唱者的耳朵灵敏度得到明显提升。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教学过程中,将视唱练耳内容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听觉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增强学生声乐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专注力、毅力和耐力的不断增强。
三、合唱基础训练融入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的策略
(一)教师要适时把控课堂
若想要充分地表现出歌曲中的情感,歌唱者必須具备良好的音准和协调的肢体,保证节奏准确。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中融入合唱基础训练时,教师必须把控好课堂,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力入手,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知识整体构架体系完善,为合唱基础训练的融入提供支持。如开展发声的气息和节奏训练时,教师要统筹指导学生一边做到字清、气畅、声美,一边又要与学生一起随着发声进行拍手、跺脚开展节奏训练,学生在某个环节“掉队”后,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推进训练,教师应该用眼神或肢体动作给予暗示性指导,如针对部分学生“气不畅”的情况,教师可用手从腹部向胸部做向上划的动作,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胸腹配合呼吸的要领。这样,通过教师对基础训练过程的有效掌控,进而切实提升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实效。另外,在合唱基础训练中,要保证训练方式的创新化,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优势,带给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以顺利开展训练活动。若学生对指定的练习内容完成难度较大,则有必要对训练内容或方式进行调整,以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促进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合理运用分组教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开展差异化教学,同时必须对学生整体情况形成正确认识,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接受过声乐训练,或者学过某种乐器,基于此种情况可在训练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将具有一定音乐基础、唱音准确的学生与不具备音乐基础、发音不准的学生组建一个小组,互相配合促进,为合唱基础训练在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中的顺利融入创造优良条件。如声乐集体课分组开展发声训练教学中,各小组发声训练应该针对精心筛选的歌词进行诵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诵读的声音洪亮又准确。先让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对歌词进行预习式诵读,教师巡视性地参与各小组发声训练,组内同学间互相指导发声要领,如有的学生常将“红—魂”“云—银”“天—厅”等互相混淆,或者声母“j、q、x”的发声总是能听到齿音,通过组内同学间、师生间的发声示范指导,进而较好地纠正部分学生普通话发音不准的问题。在小组开展发声比赛时,教师要侧重指导学生打开口腔,从高位置来对歌词进行诵读,如对《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这首歌的歌词进行诵读时,针对部分学生总是将“可爱的”中“的(di)”的音,读成“de”,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慢速度、有针对性地从高位置平声进行诵读,这样可以有效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同时促进学生发声更加饱满、有力又洪亮。通过开展小组基础发声训练,既有效提高了声乐技能技巧,又为声乐整体艺术表现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合唱基础训练融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实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