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技校学生的工作主要以应用型、技术型为主,因此其工作态度对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影响较大。现阶段,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技校学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工作严谨的态度、追求极致的精神,逐步开展了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教育。“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技校学生应该树立的职业观念。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技工院校,既要培养技能,也要培养职业精神。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主要职能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与职业道德,因此就要有策略地培养工匠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 键 词] 思政课;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172-02
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技校学生作为未来工艺执行、技术延续的接班人,对其思想以及行为进行有效指引,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将严谨的态度代入其中,以工匠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益求精,实现工作过程的精细化、高质量化。国家需要“工匠精神”,社会需要“工匠精神”,人人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技校学生应该确立的职业素养之一,故技工院校思政课应该在培养技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融入工匠精神。
一、思政课中培养技校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建设者。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下,必须使技术人员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创新,这样才能符合我国快速发展的需求。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的传承,不仅对学生的态度培养有着一定的帮助,而且对工作的细节把握也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号召下,技工院校要发挥培育工匠精神、培养现代工匠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从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技校学生德技双馨的保证。
二、思政课中培养技校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技校学生存在职业理念不清晰,存在“只要有技能就能成才”“本专业不喜欢就改行”等心理,普遍存在浮躁心理,认为“快”就好,功利心较强,注重眼前利益,极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发挥思政课的教学作用,把工匠精神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辩论赛、实践活动等具体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形成价值倾向和情感判断,从而改变学生的思想认知,明白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一)从观念上改变认知
1.体会工匠价值,树立技能强国理想
想要让学生真正认可工匠精神,并按照工匠精神工作,必须使学生从理念与认知上进行改变,从根本驱动力上来保障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工匠精神的价值可以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微观细节来考虑。宏观角度上,可以将其与我国未来命运联系起来,从历史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微观的角度则是讓学生能够认识到工匠精神对自身技艺的提升、对行业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要让学生了解工匠渊源,领会工匠价值,课堂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国情,观看历史影片,感受国家落后时被侵略的悲惨画面和现在美好生活做对比,感受现在过上幸福生活离不开祖国的强大,而历来国家建设都离不开大国工匠们的辛勤付出。通过了解大国工匠的贡献,明白各种技艺精巧的发明创造都需要通过工匠的双手才能实现,深刻体会工匠的价值。针对工匠精神的传播,如果采取冗长的叙述式讲解效果不佳,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认识其中的内涵,避免出现认同该理念却没有相应的行为情况。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配的形式,将工匠精神结合实际的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形成价值判断,明白为什么要传承工匠精神,明白不管哪个年代大国工匠都是国家建设的栋梁,青年人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从而树立技能强国的工匠情怀。
2.崇敬大国工匠,改变浮躁心理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保持平稳静谧的心态,才能确立并实现远大的目标。浮躁的心态使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这就使学生无法在技艺方面获得良好的锤炼,进而使其无法有效提升技术水平。此外,由于浮躁心态导致的技艺不精极容易让其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使学生的成就止步不前,阻碍了其技能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学生的浮躁心理。可以通过了解大国工匠,如一代壶艺宗师顾景舟,如何淡泊宁静,如何拒绝一切名利诱惑,忍受世俗非难,静心钻研最后才取得成功的。诸多案例表明,获得最终成功,取得较大成就的,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而一定是矢志不渝、不懈努力的人。这是由于他们对一件事情精益求精,不断刻苦钻研。低调、安静的做事风格使学生能够充分锤炼自身的能力,在面对各种复杂、烦琐、困难的技术点时,能够安安静静逐一排除,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深度。让学生明白只有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不为杂念所左右,沉下心,才能做到技艺精湛。
(二)从内涵上领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进取。思政课教学可以利用《工匠精神读本》《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古今中外工匠精神故事汇》等教材,结合对当代大国工匠故事和身边典型案例的解读,让学生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包含的工匠情操、工匠品质和工匠理念。从内涵上理解工匠精神需要学生对其内在精神进行高度认可,不断以此为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从思想上逐步靠拢,还应从行为上不断践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在提升个人水平时,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担。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思政课中培养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