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职学校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中职德育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职德育不仅仅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传统中职德育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并没有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就中职生德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德育教学效率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中职生;德育;现状;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182-02
中职生由于成绩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受到家长的指责,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自卑,行为上的偏激,通过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作为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使学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进步。
一、中职开展德育的现状
(一)教育培养模式缺陷
当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学生而言,谁掌握了专业技能,谁就会具备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对中职院校来说,学校的就业率越高,那么学校知名度越高,对学校招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功利化。为了迎合企业技能需求,一些院校甚至不顾学生的发展规律,盲目布置教学任务,只注重学生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德育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逐渐边缘化,这也是当下中职院校的素质普遍偏低的重要因素[1]。
(二)德育观念浅薄
在当下中职教学的过程中,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甚至有些院校并没有开展相对应的德育课程。他们认为德育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不迟,因此很多院校的德育并不符合标准课程教学模式,德育被当作知识学习,而忽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以及观念,德育本来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然后在中职院校却被当成了教师的独白,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现象十分严重[2]。
(三)师资力量匮乏
师资力量会直接决定中职德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当前中职院校大多都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轻视德育,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德育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学校很多教师都是外聘教师,并没有相关德育的专业教师,德育教学主要由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教师开展,这不仅不利于德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呆板且教学内容陈旧,德育课程形同虚设[3]。
(四)信息化应用失衡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中职德育课堂实效性的提高,建立在中职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双向交流体系,最终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改变传统中职德育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结构的构建,最终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现中职德育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很多中职学校正在努力推动中职德育的信息化建设,一些教师也在努力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成效并不明显。中职德育课程并没有与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一些教师仅仅将信息化教学技术当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教学手段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够深层次地让学生体会到中职德育的相关知识点,尽管一些教师也采用了课前、课中、课后相通的教学模式,然而,结果却不甚理想,最终使信息化教学仅仅流于形式[4]。
二、中职开展德育的策略
(一)树立教育新观念
中职学生在课堂中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新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中职德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寻找与德育有关的动画或是图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观看这些素材,一些案例教师可能很难用理论知识进行表达,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明白教学内容。其次,作为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作为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可获得的资源,了解当下的社会热点,拓宽德育的空间,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热点两者相结合,使中职德育教学更加接地气。在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营造公平公开的教学氛围,,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二)加强师生沟通
教师在进行中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体会到无能为力,因此很多教师放弃了对部分难以管理学生的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阻碍学生的综合发展,对学生本身而言也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因此,作为教师,在面对一些态度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学生问题的根源,并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无形之中也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很多教师认为沟通只要和学生进行交谈就可以了,然而这种想法只是停留在沟通的表层,应当在沟通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5]。在沟通的过程中,尽量以朋友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并加以疏导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怀,最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教师也应当随时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一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也不能全盘否定,应当通过鼓励学生、提醒学生等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間的沟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有勇气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班主任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失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生德育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