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程重点是培养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在当下多种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推动下,其所运用到的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不断完善与优化,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适应岗位调整、技术革新等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但由于教师队伍建设欠缺、评价监督机制尚不完善、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究模式革新发展的策略。主要对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之后结合西方国家现代师徒制相关借鉴内容提出一些模式深入优化的建议,希望提升中职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208-02
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重塑和完善,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程中结合现代师徒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必然趋势之一。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一对一”或“一对多”师徒制与现代企业化需求结合的新教学应用,其不仅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与技能实践上的个性化建设,同样也凸显出汽车专业职业人才培养的现代化特征,以培养出更多具备丰富汽车维修知识、实践参与经验以及时代创新意识的综合型人才。
一、现代师徒制内涵
现代师徒制是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也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现代师徒制主张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专业教师与企业行业师傅进行专业技能的共同传授,是在职业院校传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现代师徒制的建立与发展,是职业教育主动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能够推动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与就业体系协同发展,有效拓展职业院校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与发展渠道,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充实发展,是全面性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提升的战略性选择。
二、现代师徒制国内外发展情况
(一)现代师徒制国外发展情况
现代职业技能培训与教育是由师徒制发展而来,师徒制最早出现于英国。英国于1563年率先通过法律条例与法规对师徒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經过多年发展,英国政府于1993年又制订了现代学徒计划,旨在为青年人进行从学校学习到工厂工作之间的过渡提供便利,补充劳动力市场的熟练工供给,并将学徒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进行有机结合,为高质量的师徒制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师徒制的建立与实施,能够有效节约教育培训成本,促进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的显著提升,广受行业企业认可与欢迎,从而被更多国家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应用。德国始终将师徒制看作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德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在瑞士,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都是在入学前就已经获得企业学徒合同,在入学后每周大约有五分之三的学习时间都在企业顶岗实习,甚至更多。师徒制在其他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奥地利等,都逐渐发展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师徒制制度,并取得了不菲成绩。
(二)师徒制国内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开始对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了发展现代师徒制,立足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更多符合企业录取标准的新型人才,由此发展出三种不同模式的师徒培训方式,即师徒制、订单制、导师制。师徒制是选拔优秀学生参与企业顶岗工作,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并由单位资深师傅向其传授职业技能。订单制是指职业院校学生接受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共同授课和共同指导,通过指定专业课程培训,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基本分析
目前虽然很多中职院校在汽车维修实训课程中运用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等各方面原因,出现不少限制性问题。首先是在教学中对教育性的忽视,很多院校在师徒制中增进对学生职业化的管理,却没有将学生学习者、院校教育者的位置摆正,在实训教学中学生无法有效结合自身特长进行个性化技能提升,“流水线”式维修人员在社会市场中越来越受限制;其次是“双师型”教学队伍在教学素质上有待提升,近年一直追求市场化及岗位导向,很多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维修实践应用部分,反而造成理论课程内容较少,而且教师自身对学生实训评价体系以及院校在实训规范上都有所欠缺,没有更充分发挥出实训教学实际价值,造成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汽车维修深入探究与分析能力有效;最后是关于校企合作深度的有待进一步加强,很多中职院校在师徒制教学模式中容易受实训基地建设影响,未将校内实训教学与企业实训基地实践学习有机结合,造成很多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只能进行简单重复性工作,“工作室”制团队教学效果不足,教师更难以由此激发学生创新应用以及综合技能的培养。
国外现代师徒制教学应用,如德国的“双元化”教学模式以及英国“准市场”教学模式都对我国中职院校实训课程完善有很多积极借鉴内容,一方面应更多结合师徒制相关制度以及社会监督评价机制的建立,尤其是第三方社会机构的参与,促进工学结合教学深入发展,增进人才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更需将学生技能培养与创新意识结合,构建更加系统而且阶梯式的学习模式,中职院校培养出的汽车维修人才不仅是专业技术型职员,更应是具备不断学习、创新、紧随社会发展需要的进步性人才。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