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等原因,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进行教学,不但提高了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整体效果和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 鍵 词] 微课;中职;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220-02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不强以及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很多办法,但是其中一部分效果也不明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文化”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利用微课精、简、短、易传播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微课,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也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数学成绩。
一、中职生数学学习现状
中职生数学基础薄弱,没有很好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许多知识点不清楚,甚至忘记,成绩不理想。进入中职学校后,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差距较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对自己学好数学没有信心,认为数学太抽象,死板难懂,不能自觉进行课前的预习,课中“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能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时间长了,许多数学知识都没有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相关专业课的学习。
二、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教师未能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很多教师仍然受普通中学教学方法的影响,缺乏服务于专业课的意识,很少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交流,对专业课所需的数学知识及进度不清楚,不能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只是按照教材编排体系进行授课,很少去创新,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形式多样又能服务于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最终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失去信心,更谈不上课堂效果。
三、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生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都较欠缺,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微课+课堂”的教学策略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一)预习时使用微课帮助温故知新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利用微课形象、动感强的特点,结合新知识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制作微课,将微课上传到网络平台,然后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课前使用计算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基本了解,也复习了学习新课所需的知识,教师就不需要在课堂教学时花费过多的时间来复习以前的知识了。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时,通过观看微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预习,复习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点对称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内容,然后通过引导,判断微课中给出的函数图像到底是关于原点对称还是关于纵轴对称的图形,进而对新学内容需要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复习。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中的动画,了解函数图像的对称情况,带着问题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研究和学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好感,而且还能使学生课前温故知新,达到预习目的。
(二)课程导入使用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本节课重难点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不断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新课程导入时引入微课,教师利用微课直观和动态性强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展开本节课学习。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时,教师可以利用细胞分裂的微课引入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特征,得出每次分裂后的细胞个数,总结归纳出等比数列的特征及概念。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观看细胞分裂的动画,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学生充满好奇心,然后进行等比数列相关内容的学习研究。
(三)教学过程使用微课提高课堂效果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微课主题突出、高度聚焦的特点,悉心制作本节教学活动需要的微课,巧妙引入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动脑动手,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学生对三个“二次”的关系并没有掌握清楚,教师引入微课,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中的动画,,理清三个“二次”的关系,掌握不等式的解法。再如:函数的实际应用之分段函数的学习中,教师利用水资源的微课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结合收取水费的票据,从而解决关于家庭水费的分段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然后利用出租车和公交车的动画微课引导学生解决乘车出行收费的实际应用问题。这样将微课与课堂教学活动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策略,不但提高了教师上课的效果,解决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课节内容是比较复杂的,要利用微课短小的特征,将整个课节分割成多个小的单元环节来设计微课,学生通过微课对每个小的单元环节进行学习,达到学习整个课节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而且简化了复杂的问题,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
(四)在教学评价中使用微课检测学习效果
不论什么样的课程,学生都要及时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评价来衡量是否真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微课也可以用于教学评价,而且简单易行,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前利用微课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及时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下一步学习。例如:在学习“终边相同的角”这一节课时,可以制作让学生判断角是第几象限的角的微课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微课提示作答,让学生清楚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当然,教师也要注重教学微反思和学生的微评价,同时,可以将微课和其他评价软件结合到一起,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