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学生的专业课基础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今后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首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简要的论述,随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创新的教学方式作出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 键 词] 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维修;课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1-0158-02
随着現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而言,我国多数中职院校对这门学科仍抱有传统保守的观念,在教学上多采用落后的方式方法,严重限制了对职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一、课程目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同时结合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职业性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内部结构形成一定的认识,还可以了解发动机系统运作和故障维修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维修工作的规范流程。同时,这门课程也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一般可以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拆卸组装发动机、更换发动机零部件的操作技能,对常见的汽车发动机故障问题可以作出相应的诊断,对系统运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可以进行简单的排查和维修,为今后的职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中职院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课程结构单一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仍有大批中职学校的教师还在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保守型的教学方式,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部分学校还在采用一些传统的分段学习模式对课程进行重新调配,这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学生,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出现理论与操作难以衔接的问题。当前学生迫切需要的是应用式、项目式的教学模式,但很多教师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一方面,源于我国中职教师的年龄构成问题,大多数中职教师都是长期任职于学校的职业师范人员,对实际发生的职业案例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因此对行业的最新应用动态并不是特别的熟悉,教学中也很难合理地运用先进的策略案例。另一方面制造与服务业的更新换代是非常迅速的,学校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很难做到对这些教学用具的及时更新,这也导致学生在学校里所接触的实践器具通常都比较落后,工作后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工作步骤。除了教学方式的保守和传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的内容和组成结构也是相对单一的。
(二)师资人才紧缺,师资力量薄弱
薄弱的师资力量始终限制着中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空间,致使我国职业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迟迟无法得到提升。首先,随着国家对专门技术人才和职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长,这对原有的师资规模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行业体制内的教师通常也存在着较强的人员流动现象,部分教师只是将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当成一份可以兼顾学习的临时工作,当这些教师拥有了更优的学业或工作选择时,他们大概也会选择跳槽或转行,这为本就急需人才的教师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空缺。由此可见,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执教经验的中职教师也逐渐成为教育行业的紧缺资源。其次,当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管理体系还很不健全,经常出现一位教师兼任数职的情况,除了授课外还要包办招生、校园建设等管理职能,加之学校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情况的忽视,多数教师都没有充足的时间或机会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然而我国中职教师的学历和专业基础本就相对较差,,多数中职教师只接受过本科的学习,甚至部分从公司转行到中职学院的教师只具备大专程度的学业水平,这也是我国中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除了上述两点原因,我国中职院校的师资结构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教师团队中缺乏经验丰富的执教人员。许多中职教师都只具备教学的经验,在实际工作方面的经验是比较匮乏的,对行业内最新技术、最新理念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接触,因此很难将行业的新动态带给学生,致使学生出现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现象。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程的创新教学策略
(一)采用“一体化”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的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方法,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和实用性,符合当下企业对职业人才的综合需要。职业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也是企业在为职业人才提供工作岗位时的硬性要求,使用一体化教学可以精准定位课程的职业教学目标,这也是一体化教学在职业定向性质上的集中体现。随着企业的运营规模越来越大,运营效率越来越高,以往的“学徒制”工作模式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要求和严标准。不同于传统的分段式教学,一体化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利用实践操作验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借助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强化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学习模式。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实践操作经验,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不清楚或拿不准的各种困难因素;另一方面,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践的作业对象通常为大型的机械设备,在操作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大班制授课人数较多,而配套的教学设备却相对较少,这不仅使学生的参与程度缺乏保证,教师也很难注意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课堂秩序也比较难控制。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班制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组,然后针对这些小组展开相对应的教学工作。通过缩小教学的规模,进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教师的课堂压力,使教学在更为轻松、专注的氛围中开展。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创新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