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各技工院校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以缓解技能人才不足的窘境。但在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中大多重技能、轻文化,尤其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技工院校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失。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在技工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具体举措开展论述,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品格塑造,提升职业素养,推进高、精、尖优秀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
[关 键 词] 优秀传统文化;职业教育;技工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1-022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缔造出了工匠精神、民族精神、爱国情怀、道德规范……,这些在历史长河中凝聚而成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更是一个高技能人才应当具有的“根”和“魂”。作为肩负培养技能人才重大使命的技工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重技能、轻文化的人才培养现状需要加以改变,因此在技工院校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一、技工院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把职业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2019年2月13日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技工院校是国家开展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技工学院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学生品格塑造,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职业素养,提高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利于技工院校学生的品格塑造
技工院校学生入校时年龄大多在14~15岁,他们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低、思想认识不高、自我约束及管理能力差等问题,对世界的认知较模糊,对事物的认识较偏激,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會,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遭受外来文化势力的影响及冲击,部分学生甚至因此迷失了自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德尚义、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核心价值观自古以来都是评判一个人德性品格的标尺。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利于帮助学生重塑品格,帮助他们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目标奋进。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利于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当今很多知名企业都将职业素养融入自身的企业文化中,在选人、用人、育人上更是侧重考察员工是否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合作、责任心、使命感。作为技工院校如何才能把输出的“产品”——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业广惟勤、爱业乐业”的敬业态度、“敬业乐群、业以济世”的奉献精神和社会理想,这些都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必需品。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利于激发学生把个人的职业选择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让他们在实现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的过程中逐渐习得优秀的职业素养。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利于推进技工院校高、精、尖人才培养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的技能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高、精、尖技能人才已然成为企业的座上宾,他们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能够助力企业立于时代潮头。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理念融入技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教会学生“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精、尖优秀人才努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将充分发挥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的整体功能,加速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技工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技工院校重技能、轻文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技工院校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将专业技能课程比重设置在75%~80%之间,课程主要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将文化知识课程比重设置在15%~20%之间,课程主要涵盖公共基础类、通识类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德育、心理健康等。单独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相对较少,在有的学校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几乎未见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由此可见,技工院校重视技能学习、轻松文化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文化知识教育的一部分,不应当受到忽视。
(二)技工院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关于技工院校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