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毕业青年教师学历高、素质好,非师范生比例较多;教师职业素养不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与现实有差距。如何使新毕业青年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教育岗位,达到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要求,快速融入学校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好他们的岗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毕业青年教师;岗前培养;方式
一、新毕业青年教师岗前培养的必要性
近几年深圳市各区通过赴外招聘形式引进了一大批来自国内外名校的优秀毕业生,这些新毕业青年教师积极上进,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富有理想。他们对待工作有长远的目标和动力,有较强的主观意识和成长欲望,希望找到自己发展的机遇和途径成就事业。他们个人专业素养很强,但教师职业素养不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与现实有差距。因此,当现实与理想有一定差距时,就造成了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也出现了个别新毕业青年教师工作不适应和不安心的现象。
笔者最近对深圳市龙华区在2019年11月新招聘的164位新毕业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51%的是非师范生,这些老师基本没有超过一个月的中小学教育实习经历;50%的人选择做老师是个人理想,38%的人选择做老师是因为教师工作稳定,能安身立命;48%的人认为教师职业是最幸福、最快乐的职业,只有13.4%的人认为教师职业是最辛苦、需要付出最多的职业;53%的人愿意一毕业就做行政工作,只有35.4%的人愿意一毕业就做班主任,还有8.5%的人一辈子都不愿意做班主任。
因此,为使新毕业青年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教育岗位,达到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要求,快速融入学校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他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毕业青年教师特点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毕业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可以让他们对自己进行SWOT(strengths是优势,weaknesses是劣势,opportunities是机会,threats是威胁,简称SWOT)分析。这个分析能够看出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对未来的规划,可以供学校制定培养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笔者就以深圳市龙华区某校新毕业青年教师提交的个人的SWOT分析为例。
(一)性格特点
做事认真,交给的工作就一定要做好才可以,不會敷衍了事;认真踏实,热爱生活,积极乐观,有耐心,责任心强;性格较为粗线条,为了追求工作效率,会忽略一些细节,容易出现情绪化的失误;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候容易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从他们对自己性格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思维灵活、喜欢交往、适应能力强、可塑性强,但做事粗枝大叶,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也容易转移。他们富有理想,自我意识强,关注自己的发展,但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心态不够稳重,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二)个人素养特点
1.专业素养较强
新毕业青年教师大都是研究生毕业,毕业于名校,有一部分老师还有出国学习深造的经历,还利用假期参加了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他们个人的专业素养较强,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较好。
2.教师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
新毕业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政策法规的学习不够,对现行的中学教育现状缺乏了解。非师范生连中学实习经历都没有,缺少切实有效的课堂管理和教育方法。有人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当众演讲和发言容易害怕和紧张;有人字写得不好,特别是粉笔字,在敬业、勤业、精业精神和师德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新毕业青年教师培养方式
(一)创设“无领导”培养方式
“无领导”培养方式并不是指学校没有人负责这项工作,而是指学校领导要做好顶层设计,给新毕业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成长平台,成立培养工作小组,由分管副校长直接负责协调安排,这样就避免了学校谁都可以指派新毕业青年教师,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的乱象。
1.小组无固定负责人,形成和谐的伙伴关系
打破传统的固定小组负责人培训模式,每个新毕业青年教师既是小组的负责人,又不是小组负责人,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学校除了正常的教研活动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项目让他们来参与策划和筹办,还可以不定时地举行无领导小组讨论沙龙活动。学校给新毕业青年教师提供一些项目让他们选择参与,,比如外语节活动组织策划、合唱节活动组织策划、学生生涯规划活动组织策划、学校微信公众号运营、学校特色微电影制作、学校网站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下学年开学典礼设计和校本课程开发等项目,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和研究意向参加2个项目。
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新毕业青年教师在一次次教研活动中、在一次次项目开发中都会主动寻找合作伙伴,他们每个人都会扮演某种角色,不过有些新毕业青年教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是自觉的,而有些新毕业青年教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不自觉的。不管怎样,每个实习老师都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的思维方式、管理能力、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等都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形成特有的伙伴关系,从而凝聚团队向心力和生长力。那些协调能力强、人际关系好且懂得合作的人自然能脱颖而出,成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成长。
2.个人无固定导师,建立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
导师制是近年来非常常见的一种青年教师培训模式,这种“师带徒”的导师制一方面能够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另一方面由于导师是固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青年教师的成长。
因此,学校不要给新毕业青年教师一开始就固定导师,而是建立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把他们放到学科组,学科组每个老师都可以是导师,他们可以感受不同教师的风格,从而吸收不同老师的优点;把他们安排到不同班级,跟随学校优秀班主任学做班主任,一段时间换一个班主任,体会不同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把他们分配到不同项目组,感受不同活动的特点,了解学校的育人理念、校风和校训等学校文化。这样学科组、课题组、名师工作室、合唱团、艺术团、文学社等都成为新毕业青年教师成长的基地,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毕业青年教师岗前培养方式初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