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农类高职院校“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路径探究

2021-03-19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摘           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之年。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类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育“三农”人才、为社会提供技术指导、促进科研工作进步的重任。因此,结合农类高职院校特有的农业元素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进一步挖掘、弘扬和传承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那文化”,对于进一步促进农类高职院校 “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农类高职;那文化;传承;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08-02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多个时间节点、多个重要场合中提出,民族文化是我们整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农类高职院校是以农类专业为主办学的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三农”新型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结合农类高职院校“农”字帽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点挖掘、凸显、弘扬和传承具有田地文化、稻作文化的“那文化”,对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促进农类专业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也是未来农类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那文化”的实质内涵和重要意义
   在壮语的发音中,其田地或者土地的发音为“na”,泛指田地或土地,我们一般用汉字“那”代表,意为“田”和“峒”。从广义上来说,“那文化”即由此衍生的土地文化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化,都称之为“那文化”。狭义来说,,“那文化”就是壮侗语民族的稻作文化。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国内有关学者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我国在东起中国的广州湾,西至缅甸西南部,南起泰国、越南、老挝中部,北至中國贵州省中部的广阔土地上,分布着众多带有“那”字的地名。而在这些带有“那”字地名的地方,数量最多的当属广西和云南,尤其是广西壮族聚集地。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先民们经历了刀耕火种、依靠人力开拓大自然的艰苦卓绝岁月,将野生稻谷驯化成为栽培稻,并在不断劳动与实践中,带领着自己的后代渐渐适应大自然的生态发展环境,形成了具有稻作文化的“那文化”体系,不断源远流长。比如在广西隆安、隆林、那坡等以壮族为主的县份,每一年都会举办与“那文化”相关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比如壮族的“三月三”节,精心制作五色糯米饭,举办跳竹竿舞比赛;每年春节,在正式春耕前,举办“开秧门”的重要仪式,寓意将好的秧苗、种子播撒到田间,期盼获得好收成。
   由此可见,“那文化”中最根本的就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因此,农类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内涵建设必定离不开“那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那文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发扬与壮大以及进一步提升民族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当前农类高职院校“那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当前,农类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对于“那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建设并不明显,也没能很好地将具有传统农业文化特色的“那文化”与时代发展主题结合起来,缺乏“那文化”的品牌活动和育人途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校方面
   (1)课程建设方面,目前农类高职院校中开设具有“那文化”的文化课程并不多,且不同的学校重视程度各不同。调查统计发现,农类高职院校开设具有“那文化”的传统文化课程比较少,且在开设具有农类专业的课程中,体现弘扬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勤俭朴素民族精神的“那文化”元素也非常有限,没有进一步将课程思政很好地融入课程建设中。(2)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在弘扬校训校风、校园文明建设、文化内涵建设方面,没有很好地将“那文化”融入校本文化中,特别是在一些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如校史馆、校园宣传橱窗、实训基地等,都没有相应地制作具有“那文化”的文化标识。没有进一步挖掘“那文化”中倡导的勤恳劳作、生生不息、谦让团结等优良传统。(3)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方面,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利用最大的优势,将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引进校园、带入课堂,没有很好地将具有本地特色乡土气息的乡土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活动、乡土艺术等融入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建设中。
   (二)学生方面
   农类高职院校中,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严重不足,文化底蕴较浅,特别是对于“那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一方面,从学生的生源构成和教育背景来说,大部分学生来自经济、文化都相对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他们文化知识不扎实、传统文化底子较弱;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对文化课程学习兴趣欠佳、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主动性不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对农类专业感兴趣,带着较强的学农、学技术而来的求学心理,对专业以外的课程并不感兴趣,不能正确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性,不重视传统文化课程。
   (三)社会现状
   当今的社会,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人们也逐步从乡村走进城市,改变了以往依靠自然耕作生存的生活环境,随之而来的是钢筋水泥、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工业文明,旧有的生态环境、乡土文化也渐渐被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遮掩和隐没,人们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也严重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封闭”“乡村”“敬畏”被打上落后与无知的标签,人们的乡土情怀、“那文化”价值观念被工业文明所遮蔽。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农类高职院校“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路径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401.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