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高职学校办学的层面上看,其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在教育教学方面,高职学校也一直秉持“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对于该教育目标的设置,则是立足高校的办学情况、发展方向等基础上,这个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如今,创新型社会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创新技能型的人才备受青睐,所以高职学校必须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全面推进职改工作,为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对此,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 键 词] 创新技能型;培养;高职;教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16-02
目前,从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上看,其对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体现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而在现今这个经济社会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型人才,更倾向于创新型的技能人才。由此可见,在今时今日,创新型技能人才则是社会发展的新力量。所以,推动高职教学改革,强化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不仅是实现高职教学改进的重要措施,也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需求。因此,作为高职学校,必须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脱轨
在高职院校中,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设置上,二是课程机构上,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众多高职学校对市场反映不够灵敏,尤其是对市场的职位需求和对人才的要求,并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从而也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其次,在课程结构上,高职学校尚未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的安排,大多是按照普通本科学校的模式来安排的,既不符合本校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也没有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由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社会实际发展脱轨,这并不能凸显高职教育实践性的特点,也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高职实践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在硬件的配置上,众多高职学校尚不能满足实训教学开展的条件。很多的高职学校对于实训设施的投入不多,原有的实训设备老化、不完善,在课上教学中,学生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训练,更不用说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了。在实训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问题。在高职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才能够凸显高职教育的特点。然而,很多高职学校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这就很难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育模式、方法陈旧落后
从高职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看,其是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不仅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无法激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就很难通过探究性知识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职学校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像现场教学、顶岗实训等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像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在此情况之下,高职的课程教学越来越死板、枯燥,学生兴趣不高,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学习。
二、创新技能型人才培養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高职课程教学改革
1.优化师资结构。在课改推进的过程中,高职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越来越关注。因此,针对高职教师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化等缺陷,必须推动职改工作,对高职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创新意识强、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对于师资结构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从企业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扩充师资队伍;其次,从高职学校的角度出发,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实现教师综合技能的提升;最后,高职学校选派教师到科研所进修,拓展其知识视野,进而激活其创新意识。
2.开发课程内容。在高职院校中,若想有效地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则需要对原有的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突出课程结构的平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所以,对于课程内容的开发,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应用性、实践性、弹性化,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学校需要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产学结合”课程,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纳入教学改革,确保开设的课程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
3.拓展课程资源。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若想实现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个目的,则需要将企业文化引进课堂教学中,拓展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接近工作实际情况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与工作的有效结合。因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将课堂和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资源,要拓展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有关社会的内容,了解到社会的实际需求,能够依据社会生产实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创新评价模式。在高职院校,终结式评价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逐渐不能适应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现阶段,高职学校则需要将评价点放在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对评价模式进行创新,从方式、场所等方面进行评价模式的优化,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评价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