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高职双创实践教育生态体系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基于“113”双创平台的高职双创实践教育生态体系建设。从目前国内外的双创教育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入手,分析学校“113”双创实践平台存在的问题,重构集培育、孵化、实战“三位一体”双创实践平台,打造创意期、初创期、成长期全过程“嵌入式”双创实践教育生态体系。
[关 键 词] 双创实践;三位一体;教育生态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29-03
一、双创教育生态体系在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著名的哈佛大学的Thomas R. Eisenmann提出创业就是超越可控资源而追求机会,斯坦福大学的做法是建设双创课程体系,其特色是将支持教科研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创业作为重点,将双创理念融入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三维一体”(教学、科研与服务一体)[1]。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是西方发达国家最著名的创业型大学之一,其特色是在获得国家创新系统、“生存-学术创业计划(EXIST计划)的支持下,拥有良好的高校创业文化、高校管理体制的企业化改革、提供全方位与跨领域的创业协助、实施人才制度改革等[2],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创业行为服务,尤其在创业实践协助方面是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极具特色,培养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培养创业领袖和企业家,百森特别重视创业精神和创业教育的培养,比较成功的做法有百森—考夫曼研究大会和创业教育研讨会(Symposia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SEE)、普瑞斯—百森伙伴项目和全球创业观察(GEM)等[3],特别是伙伴项目为创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中国)的首席顾问张静曾详细介绍了欧盟双创教育能力框架主要内容包含15项能力、442 项学习成果,重点是创意和机会、资源、行动三个方面;美国高中全新评价体系包含分析与创造、沟通与协调、领导及团队合作、诚信与决策等八个方面,突出双创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
对于国外创业研究的发展趋势,厦门大学的木志荣认为:创业研究的重点方向从关注创业者、创业环境等单层面,逐步向创业全过程体系中各个环节之间相关影响、相互联系等多层面转变。今后的创业研究将“侧重于研究创业主体特性、创业环境因素、机会的识别和信息收集、资源的获取和组织、新企业成长模式和经营战略、创业活动结果的考核等因素是如何交织在一起”[4]。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非常完善和成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将创新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中,各国根据自身情况都发展出适合本国的创业教育模式,尤其在创业实践方面都极具特色。而欧盟双创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创业生态体系,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上海大学的胡笑寒、帅萍正在开展未来创业合伙人计划,希望“通过塑造创业生态系统,打通不同阶段创业者、资源所有者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并对创业教育体系提出了以共享价值为核心的五个课堂的界面思维(Interface)。
成都创业学院的王涛提出打造“三区一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型[5];中国地质大学的鲁华章将成果导向的教练应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并提出用一颗赤诚的心面对一切变化,人人应该成为创业教练。山东农业大学就提出了构建“双创四驱”模式,推动创新創业教育改革[6];香港城市大学孙洪义的结果导向的“3333”教学大纲和PIPE教学模式,对目前的双创教育生态体系有很大的启发借鉴意义;湖南商学院唐亚阳探索实施的“三二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着力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不优等问题;创智汇德(北京)谢强的“三个结合”“五位一体”双创实践教学法与教研平台应用;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路成志提出建立“创业培训+项目筹备+导师引领+推荐创业+申请贷款+孵化园+跟踪指导”的综合工作模式。
总之,国内双创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双创教育立体化和创业生态建设,采用虚拟情境学习法等多样化学习方法,并将成果导向研究等理论运用到双创教育研究当中,重点关注共享、开放、体系化、立体化、嵌入式等方面,突出的是创业生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的双创教育大多关注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而对高职的双创教育研究相对较少,尤其对双创教育生态体系研究就更少,因此现阶段的许多研究成果并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的推广和应用。
2.现有的研究对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较多,且研究成果多集中在课程体系等创业教育环节,对实践平台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找到适合高职院校基于实践平台的双创教育生态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学校“113”双创实践平台概况
(一)平台构成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初步建立了“113”(即一园一创三基地,详见图1)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了集培育、孵化和实战全过程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二)平台管理
“113”双创实践平台,,采取独立核算、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形式(详见图2),分别由学校招就处、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公司等共同进行管理,创业资源共享。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113”双创平台的高职双创实践教育生态体系初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