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文件要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的阐述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的创建指明了方向,要求高职院校在借鉴“第一课堂”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从而推进共青团工作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就高职院校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构建策略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素质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38-02
“第二课堂成绩单”是2016年共青团中央学校提出的高校共青团重点改革项目,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教育改革、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课堂有效实现了对第一课堂的补充,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旨在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学生原本的专业学习成绩基础上形成“第二课堂成绩单”,充分展示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学习经历和实践成果。其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人才评估、综合素质评价等系列的评价参考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的重要作用,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和共青团改革。
一、“第二课堂成绩单”素质教育体系的意义和价值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学生管理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加上生源质量有限,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存在着专业能力不强、理论知识欠佳、实践能力不足等情况。在职教改革的大环境下,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通过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能够充分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科学文化、双创实践等素养,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书本联系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新时期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摇篮,要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科学文化、双创实践以及岗位技能等充分地结合起来。高职院校通过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可以为学生搭建成长发展平台,满足学生多维度发展的需求。“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的记录,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内容,督促和指导学生查漏补缺,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第二课堂成绩单”也是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参考依据之一。
高校通过“第二课堂”邀请用人单位专业人士来院校担任指导老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沟通,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新时期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要求的重要体现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落地,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能有效地促进高校共青团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内涵的丰富和工作品质的提升。在当前“互联网+”和5G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制度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相关工作的信息化能够实时地对学生的各项活动数据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进而为共青团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和教育教学方案调整提供数据支持,为各项考核提供决策参考,可有效促进共青团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系统化,有助于开启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二、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教育体系构建现状分析
(一)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内容脱节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本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是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之上开展的教育活动,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第一课堂主要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第二课堂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通常将第二课堂分开进行,活动的开展与第一课堂所教授知识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并且经常是强制性要求学生去参加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活动,这就与第二课堂的设计初衷相悖,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无法发挥出第二课堂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顶层设计和专业指导有待改进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响应号召积极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但具体内容的开展缺乏顶层设计,相关活动开展部门依然各自为战,在活动开展的主题、时间和地点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学生参与活动的体验较差,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时有發生。不仅如此,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掌握到第二课堂作用的内涵,活动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无法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同时,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学生参加活动的数量,而忽视了活动过程指导和评价以及活动结果的反馈应用,从而导致第二课堂作用发挥有限,育人效果打折。
(三)网络管理平台普及应用亟待加强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素质教育体系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