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需对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主体偏移的现象建立正确的认识,由此对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新的思考,即网络环境视域下,因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开发出新的教学空间。网络技术展现出的优势令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更强的实效性。因此,高校需精准把控网络技术应用尺度,切实丰富与拓展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紧密围绕大学生性格特征与成长规律,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关 键 词] 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56-02
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更多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丰富、成熟的思想体系。因此,网络环境视域下,高校对思想政治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紧密围
绕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成长规律,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此诉求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对目前的教育改革机遇进行全面了解,以客观视角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一、网络环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机遇
(一)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新的教学空间
基于网络环境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革新与优化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对目前出现的现代教学工具进行全面了解。微課、慕课、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机遇。无论是在教学手段上,还是在教学空间的拓展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速度。教育工作者可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创造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而网络环境视域下,教师可将课堂教学进行延展与延伸。基于互联网技术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进行科学的融合,打破传统教学空间的限制。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元渠道,还可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在学校、家长、社会等教育主体的共同作用与参与下可构建系统化、多维度、层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从学生角度出发,网络技术的融入与应用更利于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利用网络平台搜索、下载、浏览最新的政治制度、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等,可使学生从本质上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获取我国社会改革思想与发展思路,更利于他们对现实社会与自我价值实现等形式进行更深入、直接的思考,从而,在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配合下,可使高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更重要的是,基于网络技术构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素材的丰富化,教学的智慧化、现代化。基于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可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并逐渐打开新的教学思路与局面。
(二)网络技术的优势令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更强的实效性
网络技术具备高速的传播性,信息覆盖面也更加广泛。网络环境背景下,高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丰富与创新的过程中,基于网络技术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与功能,可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网络技术的应用可打破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尴尬。教师可利用微信、微博等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自然交流与沟通,不仅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保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更利于教师动态、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心理健康情况。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实问题制订思想政治教学计划,可确保整个教学模式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不再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更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网络环境视域下,教师多渠道、多平台地收集学生信息,基于了解层面所制订的教学计划,更能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义。而学生基于对教师形成的高度认可,可使他们更自主、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基于个体意愿与教师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还可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依托于网络技术与互联网平台,教师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更广的思考拓展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信息进行快速、精准的集成与处理可极大丰富教学资源。基于最新、最具有教育价值的信息可将思想政治教材与时事政治进行科学融合,既可使学生享受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学,还可确保他们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由此,通过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令其展现显著的实效性、针对性、实践性。
二、网络环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模式有效策略
(一)精准把控网络技术的应用尺度,切实丰富与拓展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视域下,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教师需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精准把控网络技术的应用尺度,确保以技术突显内容,避免出现滥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而导致教师过于看重展现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丰富性,而没有正确呈现重点。教师需深挖思想政治教材内涵,提炼最具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将理论知识趣味化、直观化地展现,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真正吸收与获得知识。教师在利用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合理化展现教学内容,还需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基于现代化教学空间,使学生在获得轻松、有趣的学习体验的基础上,令他们能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融入有效性问题,加强双方的思想沟通。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将具体理论知识以动画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现的过程中,可向学生提出“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如何”这个问题。教师与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的过程中,科学渗透创新创业知识。由此,使学生将现实就业背景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连接。不仅可帮助学生对自我能力进行客观判断,还可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教师需以动态视角审视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确保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与契合性,即教师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与分析学生的个人信息,运用客观、即时性的网络数据对大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教师需时刻关注大学生心理品质变化情况,将社会主流价值观科学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即教师若想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认识,可利用网络平台组织高互动性的主题活动,如以“我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云辩论比赛”。教师指导学生主要以合格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准备辩论材料。由此,学生基于自身意愿自主获取相关知识,依托于云辩论的形式更利于学生内涵吸收,并在与其他学生进行思想碰撞、观点交流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较高的认可度。基于此,教师通过科学利用网络技术、互联网平台等,可逐渐形成具有高度可行性、应用性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网络环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模式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