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各学科进行融合的教学理念。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用课程思政优化相关学科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端正思政政治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中外建筑史是高职院校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涵盖古今中外诸多著名建筑的历史、特点等内容。授课中应注重运用课程思政教学,对相关环节进行优化。
[关 键 词] 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课堂;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68-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深受教育部门的重视,尤其强调各类课程教学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优化中外建筑史教学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同时也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真审视以往授课过程、总结相关教学经验、借助课程思政教学,促进中外建筑史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
一、借助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传统中外建筑史教学中只注重建筑特点、结构、工艺等内容的讲解,缺乏对学生思政方面的引导,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尤其无法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给其带来思想上的触动。事实上,中外建筑均是人类智慧的具体体现,蕴含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工匠精神。考虑到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可借助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其思想认识,给其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帶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1)展示经典古代建筑。授课中认真收集我国古代建筑相关的图片资料,课堂上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同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从建筑外形、内部结构、色彩搭配等角度进行鉴赏,分析古代建筑的特点、功能等,鼓励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给其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使其能够认真领略古代建筑的功能及其精美的结构,感受古人的伟大智慧以及蕴含在建筑中的匠人精神。(2)讲述古代建筑发展历程。在教学过程中边为学生展示图片边为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化与发展,并给予针对性的启发与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取得举世闻名的成就并非一朝一夕而成的,是经过数个朝代的更迭,无数个建筑师精益求精努力的结果,尤其通过展示建筑上某个构件在不同时期时的结构构件,引导学生思考构件结构不断改进的目的与作用,尝试揣测匠人的设计思路、意图,体会古人精益求精的具体过程。(3)引发对工匠精神的思考。工匠精神是一种重要的职业精神,尤其在当今社会中这一精神难能可贵。为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精神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该精神的感化与熏陶。课堂上围绕所学内容,设计与工匠精神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工匠精神在建筑设计、建造中的意义、在推动我国建筑业不断向前发展中的作用等,给其思想带来良好的教育,给其学习带来良好的启发,使其认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应认真学习、践行工匠精神,寻求进步,如此才能创作出价值更高且深受人们欢迎的作品。
二、借助课程思政教学,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不良思想“蠢蠢欲动”,给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无形的负面影响。加上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有待提高,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蛊惑,做出一些对国家不利的偏激行为。针对这一情况,中外建筑史课堂应借助课程思政教学做好学生爱国情怀的培育,使其认识到爱国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关系我国的繁荣昌盛。
中外建筑史课堂上,借助课程思政培育学生爱国情怀时应注重考虑以下内容。(1)为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建筑资源。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悠久,不同时期出现很多著名的建筑,,现存的古代建筑数以万计。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分布在我国各地区各种著名的建筑,认真介绍一些建筑的建造背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发挥的作用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建筑资源,而且部分建筑历史悠久,不仅对研究古代建筑有重要的价值,而且一些建筑成为著名的景点,是我国重要的宝贵财富。(2)做好中外建筑的对比分析。授课中注重做好与国外建筑的横向对比。课堂上通过展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外建筑,分析中外建筑的特点以及在功能、作用上的差异,尤其重点讲解我国建筑的优势,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在建筑建造上精湛的技艺,提高学生的民族优越感以及文化自信,为更好地激发其爱国热情做好铺垫。(3)积极开展爱国教育活动。认真研究中外建筑教学内容与爱国情怀培育的契合点,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爱国教育活动,如收集与中外建筑相关的教学视频、纪录片等,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感受我国建筑的威武与庄严以及领先于我国建筑的建造技术,进一步激发其爱国之情。或者围绕中外建筑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鼓励学生引经据典,认识到我国的一些古代建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建造工艺上在当时更是领先于世界。至今一些建筑仍魅力不减,每年吸引很多的外国游客,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其爱国情怀。
三、借助课程思政教学,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更是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而著称。不得不说,我国在建筑上取得的成就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的结果。中外建筑史教学中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将民族观教育融入相关教学内容中,为学生介绍各民族著名的建筑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懂得尊重国内外各民族的风俗文化,尤其注重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技术、文化等内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用课程思政教学优化中外建筑史课堂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