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新时代的中职生公民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重点,培养能积极参与社会的现代合格公民。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发挥课程教学主阵地作用,建立班级公民生活,实现学校民主管理,营造积极校园文化,丰富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借助网络新媒体力量,从而实现培养负责任的现代好公民的教育目标。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中职生;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8-0004-02
著名的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提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公民。中职学校,尤其是新时期的中职学校,是为社会输出职业型、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推进之一。该层次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具体教学与管理实践中,要对中职生完善公民教育内容、创新公民教育方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好公民。
一、新時代中职生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现代文明社会和民主国家合格公民。基于这种认识和实际教学经验,可以将中职生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认同教育
中职生的政治教育,具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
开展政治认同教育,使中职生懂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懂得用辩证的方法去认知世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下践行学生生涯和职业规划生涯,为中职生未来有序的政治参与做好准备。
(二)道德品行教育
中职生的道德品行教育,具体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行为规范和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新时代中职学校深入实施学生道德建设工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公民道德品行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从公民的角度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诠释与演绎。
对中职生开展道德品行教育,就应使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勤学习、修品德、明是非、行务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解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热爱生活,重视生命价值,努力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三)重视中职生的法治教育
中职学校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宪法和法律基本知识教育、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等多个方面。
开展法治知识教育,使中职生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必备的法律基础知识、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认真执行各项法律制度,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培育中职学生的法治意识,有助于他们知法、懂法,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合理规划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具体包括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终身学习教育。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使中职生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对待未来职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勇于探究、敢于质疑,能够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五)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包括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心理素质教育,教师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教育等。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中职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自爱、自信、理性、科学的心态,能自我管控情绪,使中职生能够切实做到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审视周围和世界,做到自强自信、坚韧乐观。
(六)公共参与素养教育
中职生一般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整体年龄偏小。中职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教育,具体为主人翁教育、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教育、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教育。
开展公共参与素养教育,有助于中职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形成主人翁意识,提高对话沟通、协商合作、理性表达和解决问题的公民参与能力。遵守公共道德和社会规则,有序、理性参与公共事务。乐于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了解公民管理程序、体验公民决策价值、感受公民监督作用,增强公德意识、培养公共参与精神、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二、新时代中职生公民教育的方法
在对中职生进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还应紧密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教学形式,积极实现公民教育途径、渠道的创新与拓展,以此培养中职生健全的公民意识,引导正确的公民行为,造就现代合格公民。
(一)发挥思政教学主渠道作用
一直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未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所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思想政治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政课教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能够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坚持以意识形态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围绕公民生活的设计议题活动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创设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其在活动体验、合作探讨中学习。同时,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时,还需要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中的公民教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有机渗透,实现学生公民意识的增强。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中职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433.html